|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關稅: 關稅、高息拉鋸戰:川普與鮑威爾"攤牌"倒計時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川普的關稅在未來幾個月將顯著推高通脹。然而,迄今為止溫和的物價上漲已使這一假設受到質疑,這令美國政府更有底氣,同時也在美聯儲內部引發了分歧。


對更高通脹的預期促使美聯儲今年一直未進行降息,而是觀望形勢發展。川普政府正對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施加巨大壓力,要求其降低借貸成本,而近幾日內已有兩位美聯儲理事公開與鮑威爾立場不同,表示最快在7月份就可能適當降息。

未來幾周的兩份關鍵報告——即將公布的月度就業報告以及7月15日公布的消費者物價報告——對於決定美聯儲下一步舉措至關重要。兩份報告都被預期將開始反映關稅的影響,但若出現意外結果,可能會改變降息的時間表。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前美聯儲高級經濟學家威廉·英格利希(William English)在談到關稅時表示:“這件事之所以如此棘手,是因為我們此前根本沒有進行過這樣的試驗。對於一個現代化的美國經濟體而言,這是超出經驗范圍的,所以對任何預測都很難有充分把握。”

近幾周,川普及其盟友加大了對美聯儲和鮑威爾的抨擊力度,原因是數據顯示盡管關稅已經實施,但截至5月通脹依然溫和。總統曾對鮑威爾惡言相向,稱其為“笨蛋”,並稱他是“政府中真正最愚蠢、最具破壞性的人之一”。

其他川普政府官員以及一些通常較少幹預貨幣政策的國會共和黨人也加入了抨擊行列。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6月23日表示,“美聯儲現在沒有理由不立即降息。”

哈塞特被視為鮑威爾任期明年到期後可能接替其職務的人選,他強調了未來幾周的數據:“我猜如果他們再看到一個月的數據,他們就真的不得不承認,他們把利率定得太高了。”

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周一表示,美聯儲官員“似乎在方向盤前有些僵住了”,此前他們在2022年讓通脹失控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這一爭論反映出美聯儲面臨的微妙處境——其目標是避免政策失誤。如果官員們在關稅引發的物價壓力剛剛顯現時就降息,那麼後續可能不得不采取更激進的措施。但若因擔心通脹而將利率維持在高位,而這波通脹根本未能出現,就有可能不必要地抑制經濟,並可能損害勞動力市場。

預測人士預計未來幾個月通脹將加速。鮑威爾上周在國會作證時表示,預計6月、7月和8月的數據將出現“有意義的”物價上漲,因為關稅逐步在經濟中顯現作用。但他補充說,美聯儲官員對影響可能小於擔憂“持完全開放態度”,並表示:“如果確實如此,那將影響我們的政策。”

美國勞工統計局將於7月15日公布6月消費者物價報告,恰逢美聯儲下次政策會議前兩周。美聯儲理事克裡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和米歇爾·鮑曼(Michelle Bowman)——兩人均由川普任命——已與鮑威爾及其他同事立場不同,提出若數據允許,最快下月就可能降息。

沃勒6月20日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我認為我們有空間將利率降下來,然後再看看通脹的變化。”他補充說,如果有必要,美聯儲完全可以再次暫停降息。“我們已經按兵不動了六個月以觀望,目前來看數據還不錯。”

不過,根據聯邦基金期貨,投資者目前僅認為7月降息的可能性約為20%,更傾向於認為下一次降息將在9月進行。

關稅之算

截至5月溫和的通脹數據表明,盡管川普對數十個美國貿易伙伴征收了關稅,但企業至少目前仍在尋找避免漲價的辦法——而且對關稅將持續多久及其最終水平的不確定性依然普遍存在。

先鋒集團(Vanguard Group)美國高級經濟學家喬希·赫特(Josh Hirt)表示,其中一個可能的解釋是,企業正在消化第一季度為了規避關稅提前囤積的大量進口庫存。

赫特的計算顯示,今年進口商實際支付的平均關稅水平低於川普設定的名義水平,這主要是因為大量商品在關稅生效前就已運抵。


鮑威爾在國會作證時提到的另一個不確定因素是,關稅成本將在出口商、進口商、零售商、制造商和消費者之間如何分擔。

鮑威爾說:“一開始是進口商支付關稅,但最終會在這五方之間分攤。”他補充說,數據顯示,至少部分影響會傳導到消費者身上。



經濟學家觀點

“在4月和5月初短暫放緩後,從中國美國的集裝箱運輸量再次上升,年初至今的進口總量預計至少在夏季仍將高於正常水平。如果這一趨勢持續下去,美國的商店貨架在假期季節應該會備貨充足。這很可能意味著今年企業把關稅成本轉嫁出去的必要性會減弱。”


——彭博經濟學家埃斯特爾·歐(Estelle Ou)與安德烈·索科爾(Andrej Sokol)

在7月15日的通脹報告之前,同樣重要的月度就業數據將於7月3日由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今年以來,幾乎沒有跡象表明關稅對招聘造成了沖擊,這也令美聯儲主席及其多位同事認為,穩健的勞動力市場意味著沒有迫切需要降息。

但正如通脹數據一樣,預測人士普遍認為,貿易政策震蕩對勞動力市場的潛在影響要等到6月數據才會顯現。在一項彭博調查中,經濟學家預計本周的報告將顯示6月失業率小幅上升至4.3%,這將是自202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鮑曼在6月23日的一次講話中表示,鑒於近期支出放緩及勞動力市場出現脆弱跡象,美聯儲官員應“認識到,就業任務面臨的下行風險可能很快會變得更為突出”。

美國經濟分析局上周五發布的月度消費者支出數據顯示,5月支出出現下降,因家庭減少了在旅行和餐飲等非必需性服務上的支出,預測人士警告稱,未來幾個月的價格上漲將對消費帶來更大壓力。

耶魯大學的英格利希表示,關稅的影響取決於一些難以衡量的因素。但他補充說:“直覺告訴我,關稅對物價會有一定傳導,這是合理的。我還沒有覺得這個基本判斷是錯誤的。”

編輯分析

川普關稅政策與美聯儲貨幣政策之間的微妙博弈,正逐漸走向攤牌時刻。從數據來看,迄今通脹表現依然溫和,企業通過庫存管理等手段延緩了關稅的實際沖擊。但從美聯儲的角度看,是否低估了潛在的滯後效應,仍是懸而未決的問題。

眼下,美聯儲內部出現分歧,兩位由川普任命的理事已明確表態傾向盡早降息,而鮑威爾則堅持觀望“真實的通脹傳導”是否到來。若 7 月 3 日的就業數據和 7 月 15 日的通脹數據出現意外,市場對 9 月降息的預期或將被提前引爆。

對於企業和投資者而言,短期如何解讀關稅成本在供應鏈中傳導的強弱,將直接影響企業定價能力與消費者支出。中長期來看,如果貨幣政策在關稅沖擊到來時過早轉向寬松,通脹回頭壓力或逼迫美聯儲再度急踩刹車,經濟軟著陸難度隨之增加。

在全球供應鏈依賴度仍高的背景下,“關稅+高息”是否會成為長期共存的風險組合,值得決策層和市場各方保持高度警惕。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5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