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干婚现象正以惊人速度席卷全国(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近年来,中国社会悄然兴起一股名为“干婚”的现象,并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这种婚姻模式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国,尤其在上海等一线大城市愈发普遍。在当下高压的社会环境中,“干婚”背后的故事充满了无奈与困境,也引发了社会对“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抛弃了传统婚姻方式”的深刻思考。


“干婚”:婚姻的“空心化”

“干婚”,顾名思义,指的便是形同虚设的挂名夫妻。法律上,他们仍是伴侣;现实中,却各过各的生活,如同单身一般。这是一种婚姻“空心化”的状态——婚姻关系维系着表面形式,却缺乏情感联结、亲密互动和共同成长。


据媒体报道,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干婚”现象日益普遍,并有向全国其它地区蔓延的趋势,甚至在上海已出现了“假结婚”的灰色产业链。

“干婚”的核心特征通常包括:

交流匮乏: 夫妻间除了日常琐事如孩子、房贷、水电费外,再无它话;相处时各自刷手机、追剧,情感交流几乎为零。

情感冻结: 缺乏肢体接触、性生活冷淡、回避眼神交流,情感如同荒漠,两人之间存在巨大鸿沟。

绝对AA制: 金钱各自掌管,家庭开支一律平摊,彼此界限分明,纯粹为“搭伙过日子”。

正如一位上海白领在网上哭诉:“自己好像是在给婚姻打工:她和老公AA制供房,周末轮流去双方父母家‘值班’,就连怀孕生子都好像在完成KPI(关键绩效指标)。”这段婚姻未能滋养她成长,只留下了疲惫与不甘。

上海干婚家庭的占比已达15%


“干婚”并非个案。近日,一位上海博主引述一份调查数据指出,截至2025年,上海“干婚”家庭的占比已达到15%。这份数据为这股隐秘的社会趋势提供了量化佐证。而台下的家长们依然狂热地将子女推向相亲市场,似乎尚未意识到婚姻观念已悄然生变。

大V“百科密码”近日的文章进一步揭示了“干婚”家庭的内部细节:92%的夫妻在婚前签署了详细的财产协议,其条款之细致甚至超越公司合同,房产归属、日常开支乃至未来育儿费用的分摊比例都一清二楚。这些看似为婚姻做准备的协议,实则更像为离婚铺垫。

更令人唏嘘的是,这些夫妻间92%的日常对话仅限于家务安排。“今天谁去取快递”、“垃圾分类谁来弄”成了他们相处的主要内容,情感交流几乎为零。

最极端的案例是上海一对年轻夫妻,他们不仅分房睡,还用共享日历App安排家务,甚至将猫咪的饲养责任都精确到Excel表格,轮流负责。周一谁铲猫砂,周三谁带猫去体检,精确到每次猫粮的购买金额由谁承担。他们高效运转的家庭,却看不到半点烟火气和温情,更像是一对“家务合伙人”。


根据中共民政部官网发布的《2024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610.6万对,离婚登记数为262.1万对。这意味着在中国离婚率高达约42.9%。相较于2023年768万对结婚和259万对离婚的数据(约每三对有一对分开),2024年结婚人数的显着下降与离婚数量的居高不下,进一步凸显了当代婚姻面临的严峻挑战。



(示意图)

深层解析:干婚背后是整个社会系统性的困境

这种“形同虚设”的婚姻形式甚至出现在一些刚刚结婚的新婚夫妻当中,那么干婚现象为什么越来越普遍?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被普遍认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经济压力。

“百科密码”的文章表示,首先是经济压力。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房价动辄五六万元(人民币,下同)一平米,一旦离婚,居住成本会立刻暴增58%。许多人即使感情已死,也被房子绑架在婚姻里。同时,户籍政策、购房资格、子女入学等制度因素也在无形中推动着婚姻的工具化。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