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被工厂、工地淘汰后,这群大龄女工在土地间流动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过去的这个春天,一则有关采茶女工集体住宿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推动这群边缘的中老年劳动者进入到公共视野:她们大部分来自农村,半辈子都在和农田打交道。当零工市场逐渐被更年轻的工人占据时,她们唯一能依靠的技能就是务农。

被工厂、工地淘汰后,土地重新收留了她们。


许多人第一次知道她们的存在,以及她们面对的近乎苛刻的工作节奏:每日工作时长普遍超过12小时,需完成数万次采摘动作。

身体的疼痛与损耗是直接代价。不止采茶,她们也摘大蒜,摘枸杞、辣椒——她们的脚步跟随时节在土地间流转。

文丨殷盛琳

剪辑丨张歆玥

编辑丨王一然




这个夏天,坐在驶离河南周口太康县城的大巴车上时,女工们信心十足,准备多赚点钱。

她们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从下辖各个村庄赶往集合点。有些大龄女工不识字,更不认路,只能由中介去村头接。出发时,大巴车的储物舱塞满了塑料桶、化肥袋子和包裹。


她们本次的目的地是300多公里外的江苏邳州,位于苏鲁交界处的县级市,也是国内最大的白蒜生产、出口基地。此时正是当地每年的招工旺季,需要大量拔蒜工人——大蒜经由工人之手拔出、剪茎、晒干、剥皮,再由工厂加工成蒜油、蒜粉、胶囊等产品,被运往东南亚欧盟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姐、阿姨,劳务中介这样称呼女工们,她们也这样称呼自己。女工赵炎和郑红是同村,又是远亲,在车上座位紧挨着。此前,她们没人干过拔蒜的活,但都有多年务农经验,觉得“不是难事”。午后发车前,郑红特意拍了段短视频记录“出工”时刻,配文“出发邳州,大姐们加油”。

她用镜头扫过车厢,几乎都是她的同乡。后来她告诉我,有些面孔她有印象,之前去给人打零工时见过,但彼此并不熟悉——工期结束大家回到村庄,联系也就断掉了。

很多年轻些的女工是看直播发现的这次工作机会。她们都关注了一个叫“华哥”的当地中介,在后台私信后,很快就有人来联系,核实身份信息,就算报名成功了。不识字、更年长女工们的消息来源就是这些乡邻。有位女工联系了十几个同村,浩浩荡荡一行人,有人调侃称呼她是“二工头”。

中介海涛是本次负责管理的人员之一。他今年23岁,但工龄已经7、8年。据他说,他们和“华哥”是合作关系,不属于一家劳务公司,把招的工人放在一起,“吃大锅饭”,分摊彼此的成本。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Prev Page1234...8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19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