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交權前奏 太上皇復活、習被上緊箍咒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6月30日,中共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審議《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中共黨魁習近平主持會議。有分析指,出台此條例實際上是給習上緊箍咒,等於習被正式架空。這或許是習近平交權的前奏。


新華社報道,設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是“健全黨中央對重大工作集中統一領導、推動重大任務落實的重要制度安排”,並稱制定出台該條例涉推動重大工作的“頂層設計、統籌協調”,做到“統籌不代替、到位不越位”雲雲。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2020年制定的中共中央委員會工作條例,提及“中央設立若幹決策議事協調機構”。這些機構多由習近平任負責人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等。而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是其中之一,在2019年已制定工作條例。這次專門就一個籠統的“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制定條例,引人關注。


習牢固權力抑或權力削弱?

時評人文昭在自媒體表示,新華社對此會議的報道,最重要的十個字是“統籌不代替,到位不越位”。他認為這十個字的潛台詞非常豐富。這個會議意味著將會有大動作。如今的爭論焦點是,推出此條例是習近平牢固了他的權力,還是他的權力已經削弱的表現。

一直以來習近平都是通過專門的職能委員會來領導一切,習成為這些機構的主任和組長,所以叫做“小組長治國”。他在會議上做決定,冠以“中央決定”的名義,再交給政府職能部門去執行。通過這一套操作把國務院變成習近平的秘書處,李克強的權力就是這麼被架空的。

這一套操作,習近平已經玩了十幾年,都沒有想出要制定一個條例,為什麼現在要制定一個條例呢?文昭分析,這條例的出台,“其中一個可能性是要限制習近平大權獨攬、以黨代政,最終要糾正習過去架空國務院的做法,也就是要撥亂反正。”

另一種可能性是,近期有人挑戰習近平的決策地位,所以習被逼要出一個明文規章,表示自己統領這些委員會。

削弱中央職能委員會 習要交權?


倒底哪一種猜測比較接近實際,則要看新華社對這次政治局會議的報道,最重要的就是提到的十個字,要求中央決策、議事和協調機構們做到“統籌不代替,到位不越位”。

文昭分析,這十個字“統籌不代替,到位不越位”傳出的意圖非常明顯,就是要限制這些委員會或小組的權力。“以前他們是代替政府做決策,在執行上越位了,現在要做出糾正。從新條例要削弱中央職能委員會的動機來看,借用股市術語是‘看空’習近平的。”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指出,這是中南海釋放重大變動的信號。習近平是所謂中央議事協調機構的主任或主席,被稱“全面主席”,現在中央審議這個條例,等於是給習上緊箍咒,他實際上已被正式架空。這呼應了海外熱傳習失權的種種傳言。


李林一表示,這個中央議事協調機構,背後可能是中共元老,包括掌控軍隊實權的張又俠,類似鄧小平時期的中顧委。至於出台條例,說“對重大工作的頂層設計、統籌協調等有意義”,或與中央新班子的運作有關。



(資料照片)

中顧委2.0復活 元老重出江湖

文昭認為,此前網上最近傳出中央要恢復“中央顧問領導小組”,表示李瑞環和溫家寶將重出江湖。這謠言出來後,此新條例就被推出,看來這條例似乎是為這“中央顧問領導小組”鋪路一樣。如果這顧問小組真的重出江湖,將會是一項結構性的變動,是1992年中央顧問委員會被撤銷之後的又一次大變動。它的力度和習近平修憲連任定於一尊同樣大。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