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做了這個手術後 他體內的致癌物超標100倍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研究還提到,部分研究作者曾在可能銷售含鈷合金產品的醫療器械公司任職[10],這也意味著,上述結論是否有失偏頗很難定論。


此外,比起致癌風險,人工關節裡的鈷合金引起的其他危害,早已引起了多國的重視。

被多國警告:致癌風險外的更常見危害


開頭提到的史蒂夫醫生,他因為血液中鈷含量嚴重超標而出現的各種症狀,被稱為“金屬離子病”或“金屬中毒”,顧名思義,指的是體內某種金屬含量紊亂,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中毒表現。

對於含金屬部件的人工關節來說,運動過程中的磨損,一定程度上會導致金屬離子溶解,這些金屬離子聚集在人工關節周圍,與人體免疫系統“短兵相接”,便會持續誘發炎症,從而形成“假瘤”,即一團類似腫瘤但實際上是積液的發炎細胞。[11]



金屬離子引起的“假瘤”

如果不及時處理,還可能影響遠端其他器官,包括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史蒂夫醫生的表現就是典型的神經系統受損。[1.11.13]


金屬中毒其實並不常見,但鈷中毒(Cobalt Toxicity)卻已是一個公認的健康問題。[11]

早在 2007 年,澳大利亞骨科協會就報道,金屬對金屬(MoM)髖關節假體有較高的返修率。[14]

隨後的 2012 年,英國藥品和保健產品監管機構(MHRA)發出警報,更新了對所有接受 MoM 髖關節置換術患者的建議,強調患者應定期進行影像學掃描和血液檢查以監測金屬離子水平,尤其關注鈷的含量,如有異常,需盡快進行修復手術。[15]




美國、加拿大、歐盟也緊隨其後,陸續發布相應規定,要求對接受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進行體內金屬含量監測。[16~18]

除了政府層面的警報措施外,隨著其他材料的發展,鈷合金此前那些看似無堅不摧的優勢也逐漸被新興材料替代——比如陶瓷、聚乙烯等材料。

美國為例,2007 年 MoM 在所有初次全髖關節置換術材料中的占比達到 31%,到 2012 年時已經降至 1%。[19]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