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騰訊: 市值被騰訊音樂反超,百度下滑是一場價值觀的潰敗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看到這張圖,真沒什麼意外——




百度市值 294 億美元,騰訊音樂 301 億美元。


這場悄無聲息的反超,或許在數字層面讓人驚訝,但在情感上,無數百度老用戶可能只想說一句:以百度的價值觀,它應該徹底消失。

十年前,如果有人說百度不如一個做音樂的,可能沒人信。但今天,這結果早已不只是關於產品力、技術路線或資本風向的問題,而是一個企業長達十年的選擇,尤其是價值觀的選擇,終於得到清算。

很多人對百度的失望,是從2016年魏則西事件開始的。

那場風波中,搜索引擎這個本該是給人指路的工具,結果成了幫騙子引流的商業通道。你可以說那是個案、是管理問題,但大眾記住的是,這家公司曾在競價排名與人命之間,選擇了前者。

最令人失望的是,事後百度並沒有真正悔改。相反,它似乎更加執著地用商業邏輯去碾壓社會責任。搜索體驗不斷惡化,信息混亂失真,排名靠前的不是廣告就是百家號內容,點進去一看,不是軟文、就是AI 復讀機,甚至連基本語法都不對。

你搜一個專業詞匯,它不會指向知乎、維基或權威機構網站,而是推薦十篇百家號偽原創內容,大量洗稿、套殼、AI 拼接,內容空洞甚至誤導,卻被強行塞進你的信息入口,只為那一秒的點擊變現。

這不是產品倒退,是價值觀的傾斜。

它不再想著信息對用戶有沒有價值,而是這個流量能不能榨幹廣告收益。百度不是不懂產品體驗,它只是早就放棄了打動用戶這件事。


在現在火熱的AI領域,百度的技術曾無比領先。百度是國內最早一批押注AI的互聯網大廠。

2013年成立深度學習研究院IDL,由李彥宏親自擔任院長,號稱要做“中國的貝爾實驗室”。頂尖科學家吳恩達出任首席科學家,領導百度大腦;MXNet作者李沐曾是IDL高級研究員;地平線、禾多、NovuMind等一批AI獨角獸的創始人也都出自百度。

甚至連被OpenAI 發揚光大的Scaling Law(模型規模規律),其實最早的研究也出現在2017年的百度論文中。Meta研究員Jack Morris曾指出:“大多數人不知道,關於Scaling Law定律的原始研究來自2017年的百度,而不是2020年的OpenAI。”

這說明什麼?


百度不是沒有視野,不是沒有人才,不是沒有技術儲備。它曾無比遙遙領先。

但正如一個人靠能力贏得起點,最終能走多遠,取決於他能不能把價值放在聰明前面。

百度後來為什麼不行?

因為它沒能用這些領先成果打動用戶、改善體驗、贏得尊重。它讓AI 為內容降本增效,卻讓信息質量和信任度隨之崩塌。它想重構產品,卻總是把用戶需求排在算法優化之後。它說要AI 原生重做所有產品,結果用戶依然在搜索裡看到無數語病橫飛的文章。

百度押注了Apollo自動駕駛、文心一言大模型,技術層面毫無問題。問題是,它把所有資源傾斜到這些遠處的希望時,卻忽視了近處的真實。

比如搜索,最基礎、最核心、最觸達用戶的場景,百度卻任其逐漸崩壞,廣告泛濫、內容灌水、體驗糟糕。

比如內容生態,不是做得更好了,而是封閉、內卷、劣質化,百家號成了低質AI 內容的生產線。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9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