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熬夜被虐變敏感,短劇小演員成名了,代價呢?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對少數手握資源的孩子來說,被經紀人發掘後,幾乎不費力氣就能成為 “小主角”,再穩步成長為絕對的男女主;但對更多家庭而言,入圈更像一場需要 “家底” 支撐的硬仗。


破除信息差只是第一步。小米的媽媽將孩子掛靠經紀機構的入門費動輒1萬至10萬,只為擠進能看到劇組信息的微信群。“很多家長交了10萬,一個角色都沒拿到,機構只說孩子‘資料不行’。”




對於這種情況,家長已習以為常,權當一次教訓,這個機構中不了單,再轉其他機構,或再掏錢報機構推薦的“保過”培訓班。家長的心理焦慮,成了這些小演員經紀最好的“提款機”。

除了金錢,時間與精力的投入也是隱形的 “家底”。短劇小演員的家長至少有一方需要全職陪孩子演戲。

阿利爸爸是一名自由職業者,常常一邊處理線上的工作,一邊在片場照顧阿利生活。阿利第一部戲是客串角色,當時他的爸爸直接開車從杭州到橫店,“劇組是不提供車費和住宿費的,都是自費,但是孩子有機會出演就很開心”。

西西的父母是個體戶,疫情期間從四川搬到重慶,爸爸在做工程,媽媽全職幫公司報稅,“誰有空誰就陪西西跑組,從重慶拍到全國,行程排得滿滿當當。”

妙妙的媽媽平時除了在劇組照顧孩子生活,平時也要觀看孩子的短劇剪作品發社交平台。


但對於這些小演員未來的去處,更多家長的計劃是“走一步看一步”。

想未來往橫屏長劇發展?長劇市場留給兒童的角色少之又少,加上入圈的資源壁壘,普通家庭的孩子想進長劇劇組更加困難,且長劇制作周期長,播出時間並不確定,對自身的加成效果並不大。




AI作圖 By娛樂資本論

一位業內制片人告訴小娛,他接觸到的大多數小演員在小升初後都不接劇了,一方面孩子年齡增長之後“萌感”下降,接戲范圍縮小,另一方面,發現童星沒有後續可持續的上升路徑後,更多家長只是抱著體驗生活的態度增加孩子的社會經驗。

西西媽媽寄望於“曲線救國”—— “拍短劇就像曲線實現夢想,說不定就被大導演看到”,她總是念叨著“我們自貢出了饒雪漫、郭敬明這樣的知名編劇,說不定哪天就有合作機會呢。”但她也深知,這是一場豪賭。

可即便如此,還是會有更多抱著“童星夢”的家庭闖入短劇圈,想在這場游戲裡,搏出一個不確定的未來。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