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不再成人重口,他的另类新作刺痛了一代人最"难堪"的青春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动画电影《大世界》剧照


在收获了一定的知名度以后,刘健导演终于不用再孤军奋战,《艺术学院1994》脱离了一人成军的制作方式,有多位原画师和动画师相助,在整体上还是保留了刘健导演一贯的风格。影片从画面到叙事的信息量和节奏感都倾向于柔缓,人物的行为动作幅度都不会很显眼,有非常多的静物和环境的空镜,采用一种生活流的、去戏剧化的方式去呈现。如果你想看到疾风怒涛式的展开,那你去看这部影片估计会备受折磨;但这却是一部少有的能给观众呈现人物之间完整谈话的影片,他们不像是一部虚构作品里的主人公,而更像是你生命中遇见的朋友、熟人、校友、同事,平凡庸碌却真实可感。这样风格的影片不会让你连声惊呼,却可以让你在不经意间会心一笑。




正是在这种柔缓的语调之下,影片将观众吸引进了银幕之中,让我们能见人物之所见、想人物之所想,共情他们的迷茫、忧伤、欣喜和痴狂。刘健导演的创作初衷十分简单,就是想告诉观众30年前和30年后的艺术青年所面对的、所思考的,或许是同样的现实、同样的问题。透过大银幕,穿过平面化的动画人物与背景,我们仿佛在和30年前的青年进行着隔空的谈话,感受着心灵的共振。

03

从梦核到写实,我们如何怀念90年代?

行文到此,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又是90年代?


其实不难发现,进入新世纪20年代,90年代距今已有30多年,它却在影视作品中频频现身,比如爆款剧集《漫长的季节》《繁花》等等,我们似乎总是在强调它对今日的影响。除此之外,近年来90年代的图景在中文互联网中还总是以“梦核”的创作形式传播,孔大山导演的《宇宙探索编辑部》和李阳导演的《从21世纪安全撤离》都集中体现了这种怀旧方式。



《宇宙探索编辑部》中的90年代电视画面


针对第一个问题,北大中文系教授贺桂梅老师在分析7部重要的90年代背景影视剧之后得出了结论:我们正在用新的目光、新的逻辑重新审视和讲述中国90年代的故事。

她指出,90年代经常与“市场化、商业化、世俗化、转型期、混乱、分化、实用主义、非理性”等关键词关联在一起,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弥漫着一种亢奋与彷徨相交织的集体情绪——一方面是开放与自由,另一方面则是盲目与风险,人们尚不知道90年代将会导向何处。

直到30年后的今天,也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30余年后,我们终于可以将这个“进行时”的历史用“完成时”的方式讲述出来,我们站在了历史的另一条岸边,回望着曾经不知去向何方的自己。这是重述90年代热潮的官方语境。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