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致命真菌正在扩散,我们能阻止新威胁出现吗?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例如美国有一种名为‘球孢子菌’(Coccidioides immitis,粗球霉菌)的真菌,会导致感染,在美国西南部的沙漠地区出现。但随着沙漠扩张,这种真菌的分布范围也在扩大。所以我认为湿度将成为一个关键变项,而我们知道湿度深受气温影响,两者都将受到气候变化影响。”


卡萨德瓦尔教授的研究团队目前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所在的巴尔的摩(Baltimore)进行研究,观察城市中不同地区的真菌分布,尝试模拟真菌疾病的传播范围将如何变化。

研究发现,城市中的真菌已开始适应当地气候,这一现象可能正在全球发生。


“我们正试图理解这种变化如何发生。例如,较凉快的社区通常有大量树木与草地,而较炎热的社区则多是水泥地与缺乏绿荫,两者的气温差距可达摄氏4至5度。”

我们的体温在下降

我们体内也出现了另一种温度变化。过去,由于人体温度较高,真菌不易滋生。但过去几十年间,我们的体温其实在逐渐下降。

“我们之所以能有效抵御真菌,是因为我们拥有高度发展的免疫系统。”卡萨德瓦尔教授解释说。

“脊椎动物都有进阶的免疫系统,但人类同时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我们的基础体温高,达摄氏37度。这样的高温能阻挡大多数真菌入侵。”

“这也是为什么真菌感染多发生在皮肤表层,例如趾甲感染,因为那是较凉的部位。”

然而,卡萨德瓦尔指出,现代人的体温平均比100年前低了约一度,这改变了我们对真菌疾病的易感性。

“随着现代医学治愈了许多传染病,生活环境变得更洁净,我们体内的发炎程度也下降,因此体温随之降低。”

换句话说,我们今天因感染而引发的免疫反应变少,导致体温降低;而此时,地球整体气候却在变暖。

反击战

那么,我们可以如何保护自己?

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一类抗真菌药物称为“唑类”(azoles),其作用机制是干扰真菌细胞的运作与生长。唑类药物可用于治疗多种真菌感染,同时也广泛应用于农业上,以防止作物遭真菌侵袭。


问题在于,由于唑类使用过于频繁,真菌已开始出现抗药性。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真菌疾病教授布罗姆利(Michael Bromley)指出,“我们观察到这类化合物的抗药性正迅速出现,而原因之一,是环境中杀真菌剂的使用——特别是农业上用于作物保护、避免真菌感染植物的杀菌剂。”

农业上大量使用唑类药物,如今已被视为导致真菌在临床上产生抗药性的主要推手。

麹菌属(Aspergillus)是真菌的一种,广为人知的原因是它会导致食物腐败与分解。

布罗姆利教授指出,欧盟每年在农作物上喷洒的唑类杀菌剂约达一万公吨,而麹菌正是生活在土壤与堆肥中。


由于这些地区长期接触大量杀菌剂,麹菌已进化出抵抗力——这些农业用唑类与医院中治疗真菌感染所用的药物非常相似,导致麹菌对医疗用药物也产生了抗药性。

解决方案是什么?

布罗姆利教授指出,有些人要求禁止在农作物上使用唑类杀菌剂,但若全面禁用,农作物的产量将下降,食品生产也会减少。

他正致力研发替代疗法,并表示已成功开发出可破坏真菌细胞DNA的新型化合物,最终可导致真菌死亡。

另一种疗法则是抗真菌药物“fosmanogepix”,这是一种突破性的药物,对酵母菌与霉菌均有效。

它的作用机制与传统药物不同,是干扰真菌细胞内运送维生蛋白的结构。

布罗姆利教授表示,这些新药将在未来几年内上市。

另外一个令人乐观的讯号是:麹菌病——一种在体温下能迅速繁殖、每年估计造成全球数十万人死亡的致命真菌感染——有一项重要的限制。

“我们没有观察到麹菌病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这种情况非常罕见。看起来,我们是从环境中感染。”布罗姆利教授解释。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2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7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