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新一輪"去產能":成因、方案和給普通人的建議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005年,我國開啟去產能第一階段,相關部門頻繁出台針對重點行業的“堵增量”政策,如國務院發布的《鋼鐵產業發展政策》《水泥工業產業發展政策》等文件,明確提出要“嚴格控制新增產能”。


隨後幾年,有關部門多次“砍存量”,發布淘汰落後產能的企業名單,直到2010年,全國18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後產能煉鐵4100萬噸、煉鋼1186萬噸、焦炭2533萬噸……

到了2015年,國家積極推動行業兼並重組。以鋼鐵行業為例,原寶鋼集團和原武鋼集團聯合重組成立寶武集團,隨後接連收購馬鋼、太原鋼鐵、重慶鋼鐵等多家企業。


不難發現,歷史上的去產能,大多集中在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傳統重工業,基本方法是限制新增產能、淘汰落後產能、兼並重組。

今年開啟的這一輪“去產能”,則呈現出了新的特點:

◎ 首先,涉及行業更廣、更新。

不僅是鋼鐵、水泥等老面孔,連光伏、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也加入了控產能大軍,反內卷已經從“傳統賽道”擴散到了“新興領域”。

◎ 其次,企業展現出了更多的自主能動性。

例如,頭部車企主動取消夜班、愛零食創始人呼吁友商不要再打價格戰,都是企業在主動謀求更良性的競爭環境,市場經濟在發揮調節作用。

◎ 第三,出口轉內銷成為重要抓手。

此次,中央明確提出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暢通出口轉內銷路徑,對原本只專注內銷、產品質量和競爭力較弱的企業沖擊較大,但也有助於推動市場向更高質量的產品邁進。


面對這樣一場改革風暴,企業該如何布局?行業該如何應對?普通人又會受到什麼影響?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咨詢了多位專家,來聽聽他們怎麼說吧。

大頭有話說




羅志恒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近幾年“內卷式”競爭的出現,並非是企業、雇員變得“急功近利”所致,並非是個體行為突變所致,其背後有深刻的宏觀經濟背景,受經濟周期變化、體制機制問題和技術發展規律綜合影響。

◎第一,經濟周期層面,短期看,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國外需求面臨較大不確定性,以及部分行業的供需錯配導致“內卷式”競爭出現。

◎ 第二,制度和政策層面,短期政績考核機制下,地方政府出於“政績宣示”等動機,以稅收優惠等差異化政策開展招商引資的“逐底競爭”,扭曲行業進入成本。加之地方保護主義與破產重整制度不健全等問題,影響產業出清速度,使得供需矛盾無法通過市場機制進行自發調節。

◎第三,技術發展層面,技術創新跳躍式發展規律,天然導致結構性產能過剩,新興產業尤其突出。技術創新過程往往具有不連續性和間斷性,主導技術產生之前,往往存在不確定的多種技術路線,企業為了應對技術變革帶來的沖擊,會“多線押注”,增加投資擴展產能。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