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科幻片: 科技的盡頭,只能是宗教嗎?AI時代,我們為何需要更好的科幻片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反思科學與神學:未被玷污之物的啟示


在最後一集《潛行者》中,《愛死機4》再次通過墮天使探討科技與宗教的關系。《潛行者》並非完全虛構,它的真實人物原型是18世紀英國詩人克裡斯托弗?斯馬特(Christopher Smart),劇名“他能悄悄靠近”(For he can creep)致敬贊美詩《羔羊的歡樂》(Jubilate Agno):“他能踩出樂曲的每一個音符,他能靠游泳救自己一命,他能匍匐前進”。




《愛死機4》中的《潛行者》(下圖)與原型人物克裡斯托弗?斯馬特(上圖)

1757年,克裡斯托弗?斯馬特因精神問題被送進聖盧克瘋人院,在此創作詩歌《羔羊的歡樂》,把自然比喻為貓咪傑弗裡(Jeoffry),它總是贊美上帝,但需要詩人來發出聲音。《羔羊的歡樂》大量將宗教神靈與自然動物結合,把亞伯拉罕、巴蘭、但以理與聖經動物配對,以撒與生活中的動物配對,祭司的同伴是《申命記》中的不潔動物,《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的聖經人物與植物草藥配對。《羔羊的歡樂》多次引用約翰·洛克和艾薩克·牛頓的科學著作,說“牛頓是無知的,因為如果一個人不參考文字,他該如何理解工作”,批評科學理論,依賴異教偽科學中的神話生物,強調上帝的存在,希望將科學融入神學以創造“新科學”,重寫牛頓運動定律,例如“向心力和離心力是上帝的維持和引導”,“上帝的生命在負荷石上,有一塊磁鐵指向正東”。

《愛死機》中的貓不只為吸引貓粉,也是對隱喻的巧妙運用。貓是18世紀作品中贊美上帝的自然,《潛行者》中的撒旦,迫使詩人寫下特定詩歌,以控制世界,又要阻止詩人寫下贊美神學的詩篇。而《潛行者》則設置了貓咪拯救靈魂、趕走魔鬼的劇情。該情節暗示:當人們不加反思地擁抱科學至高論,未被玷污的自然之物能否讓人們保持清醒與理性,對一切權威抱有合理懷疑?


變成《聖經故事》的科幻片與科技悲觀主義:不只懶惰,也是危險

《愛死機4》雖覆蓋了AI、科技、氣候變化等重要議題,但一概用宗教詮釋,未免蒼白。除老生常談的人類自我毀滅、喚醒魔鬼和“聖戰”外,已沒有其他敘事,暴露了創作的匱乏。總體上,《愛死機4》對科技持悲觀態度,根本原因是對人的悲觀。《暴龍的尖叫》是翻版韓劇《魷魚游戲》,用角斗場上的自相殘殺,指出最該死的是設計游戲的人;《迷你第三類接觸》表現人對未知的不信任,不僅不能與未知和平相處,還擅於先發制人,以致地球毀滅,但在創作者眼中,這不過是宇宙滄海一粟,又陷入宏大敘事的虛無主義中。在《無法停止》《又一個龐然大物》和《智能家居,無能主人》中,人類變成一群自以為是的愚蠢小丑和任由擺布的提線木偶,喪失了任何主體性。




《愛死機4》中的人類

在無神論和物質主義當道的世界,《愛死機》對宗教的回溯無疑給人類警示,讓人類認識到自身的愚蠢與貪婪,例如熾天使的審批,暗示唯有更高力量才能讓人臣服,似乎是在提醒人類保持謙遜,對自然和科技懷有敬畏。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4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