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馬斯克: 馬斯克新建"美國黨",能沖擊兩黨"輪流坐莊"格局嗎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美國首富企業家埃隆·馬斯克5日在社交媒體上宣布成立新政黨“美國黨”,聲稱該黨將代表美國社會“80%的中間選民”,瞄准明年的國會中期選舉,爭取在參眾兩院占得一席之地。


馬斯克曾大力捐助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专题)的競選活動,美國輿論認為他在不少年輕選民轉向支持特朗普和共和黨方面頗有“功勞”。但特朗普上任將滿半年之際,馬斯克與其矛盾日益公開化,如今“另起爐灶”,對共和黨以及美國長期以來共和、民主兩黨輪流執政的政治格局可能產生什麼影響,備受輿論關注。

美國黨”將於何時完成注冊程序仍不得而知,不少美國主流媒體對其政治前景保持謹慎懷疑態度。《華盛頓郵報》文章分析了馬斯克成立新黨所面臨的多重挑戰,認為“美國黨”或任何新成立政黨短期內難以撼動美國沿襲已久的政治架構。


選舉機制“攔路虎”

這篇文章首先指出,美國“贏者通吃”的選舉人團制度對於兩大主流政黨之外的“第三黨”並不友好。

美國喬治敦大學的政治學教授漢斯·諾埃爾說,美國現行選舉機制下,很難出現“多個第三方政黨超級成功”的局面,因為美國體系下,黨派無法通過贏得“20%或30%”的選民票,進而在議會中分得一些議席,並借此“逐步壯大”。

曾出任民主黨顧問的美國杜克大學桑福德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馬克·麥科克爾說,聯邦和州級選舉法規對於新政黨注冊以及第三方政黨候選人的競選資格認證也各有規定,包括候選人居住地、一定數量的選民簽字請願等要求。很多第三方政黨候選人都被選民簽字請願的要求“絆倒”。不過,“他(馬斯克)或許有足夠的錢能做成這件事”。

麥科克爾指出,2024年總統選舉中,沒有任何有分量的第三方政黨候選人得以出現在全美50個州的選票上。

美國總統選舉所采用的選舉人團制度並非一人一票的直接選舉,而是各州按照人口比例分得一定數量的選舉人票,50個州中有48個以“贏者通吃”方式決定選舉人票歸屬,即把本州選舉人票全部投給贏得該州多數選民票的總統候選人。

第三方候選人難出頭


美國建國以來歷屆大選中,共和、民主兩黨以外的政黨身影並不鮮見,曾經也有機會取得不錯的成績,但近年來,第三方政黨在全國性選舉中吸引選票的能力非常有限。

據《華盛頓郵報》介紹,上一次有第三方政黨的總統候選人獲得選舉人票還是在1968年,當時有5個南方州支持剛成立不久的“美國獨立黨”提名候選人喬治·華萊士。

即使在1992年總統選舉中,美國億萬富豪羅斯·佩羅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一度在民調中領先共和、民主兩黨候選人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老布什)和比爾·克林頓,並獲得了約19%的選民投票,但因為其得票率沒能在任何一個州排名第一,所以未能贏得任何選舉人票,無緣總統寶座。佩羅於1995年創建“改革黨”,1996年再戰總統選舉,拿到了18%選票,僅次於兩大黨候選人,但同樣未能分得一張選舉人票。


一些獨立人士想要參加全國性選舉,不得不借助兩大黨的勢力。比如,以獨立人士身份長期擔任國會參議員的伯尼·桑德斯2016年參選總統時,也選擇與民主黨結盟,盡管人氣頗高,但在黨內初選中仍輸給了希拉裡·克林頓

“鈔能力”能否買人氣?

馬斯克似乎也沒打算挑戰兩大黨的統治地位,而是瞄准國會兩院中一小部分在明年改選的關鍵議席,希望其創建的新黨在國會中成為一股制衡力量。“考慮到立法機構中(兩黨議席數)差距極小,這足以成為爭議法案的決定性投票,確保法案能夠反映民眾的真實意願。”馬斯克4日在社交平台X展望新黨未來時寫道。

麥科克爾也認為,雖然馬斯克所建新黨的候選人不大可能在明年國會中期選舉中勝選,但可以發揮“搗亂和迷惑”作用,分流競選同一議席的共和黨人選票,從而在北卡羅來納之類的“搖擺州”改變兩黨贏面,明年國會中期選舉可能會見證“支持‘美國再次偉大’議程的選票減少”。

馬斯克猛烈抨擊特朗普力推通過的“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而根據近期民調,多數美國民眾也反對該法案,認為其將進一步推高美國債務水平。

不過,麥科克爾認為,馬斯克旗下企業如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獲得大量聯邦政府合同這一事實,可能不利於他塑造“自由意志主義者”的形象。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5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