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買房賣房: 樓層低、采光差,年輕人買房,怎麼都只買"樹景房"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 近幾年,社交平台上關於樹景房的討論層出不窮。圖 / 小紅書截圖


對於這兩類群體來說,樹景房才是更具有性價比的選擇——樹景還沒有產生溢價,甚至還有壓低房價的作用,省下來的錢用來裝修,不能更香。至於那些被過來人反復念叨的低樓層缺陷,對年輕人來說都不算什麼。比如反水,可以通過更新管道、改造下水解決,花費不過幾千元。所謂的不吉利更不是事兒了,蘇娜說,當代年輕人對於玄學的態度就是“為我所用”,別人說“4樓”不好,她不為所動,反手告訴對方,自己命裡缺木,買這個房旺她。

除了年輕人之外,還有很多買樹景房的人是高淨值用戶,他們不僅喜歡樹景房,也會考慮湖景房、江景房,對於他們來說,房子需要好得很全面,擁有好風景就像呼吸一樣簡單和理所應當。


顯然,人們不是不喜歡景觀,只是有時景色太貴,不得不在考慮預算時最先拋棄它。在北京,不同區域的景觀標注著不同的價格,姜嵐說,自家的房在通州,所以只花360萬元就能擁有這麼多綠色,但如果是在朝陽、海澱,那就不一定了。比如北五環的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附近的房子也以林景聞名,是朝陽區典型的改善房,普遍總價超過千萬元,國奧村一套200平方米的三居室,在房價下跌的今天,依舊可以賣出2000萬元的高價。

為情緒付費,有時候很貴

買下那套窗外是銀杏和槐樹的樹景房後,蘇娜覺得,大概30%的房款都是給窗景付費的。住進去之後,滿眼的綠色的確提高了自己生活的幸福感,她覺得很值得。

蘇娜說,在樹景房裡住的每一天都很愜意。每天一睜眼,最先映入眼簾的都是藍天、白雲、綠樹,上午8、9點的時候,外面還會有一束光照進來,照得屋子很暖。


她開始珍惜這樣的早晨。於是,她久違地早起、做早飯,在此之前,蘇娜已經很久沒有吃過早飯了。家裡的寵物們也很喜歡這個新家,樹影之下,蘇娜跟家裡的小狗搶墊子,等小貓在她身上踩過來踩過去。最近,她時常會感慨,“自己活得像個人了”,自從擁有樹景房之後,生活裡的四季重新變得分明,等屋外的樹從光禿禿的枝幹慢慢變綠、變黃,這讓她能夠感覺到時間的流動,那意味著從綿延不盡的工作裡抽離出來,只專注於自己感受的人生。



▲ 蘇娜的貓貓很喜歡在窗台吹風,和窗外的樹融為一景。圖 / 講述者供圖


某種程度上,市場水溫的變化,也正在慢慢改變買房年輕人的想法——房價一路下跌之後,買房更像是一種實際的消費,而非投資。和蘇娜一樣,姜嵐買下這個房子時,已經沒有太擔心它未來的漲跌,只考慮了住進去的生活體驗,因此樹景顯得更為重要。

這在幾年前還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房地產上行的時候,房子一天一個價,沒有人去在意窗外的風景是什麼樣子,只想著抓緊上車。那時,什麼故事都不用講,無論是中介還是房主,都不太會給房子賦予額外的概念,房子就能火速賣出去。姜嵐總結說,現在的房子不好賣了,就要疊加新的濾鏡,勾起人們想要買房的欲望,而“樹景就是最好的濾鏡”,雖然經濟價值有限,但情緒價值拉滿。

相比起其它景觀,樹景又相對容易獲得。看過接近100套房之後,姜嵐發現,在北京,景觀本身就很珍貴,這裡不靠海,也幾乎沒有湖和山,小區裡但凡有個水系,都是會被寫進小區推薦裡的要素。有一回,朋友來姜嵐家裡,同樣被她家裡的樹景震撼,推薦她也搞一搞“副業”,把這些風景發到網上,但姜嵐一口回絕,她覺得在南方城市,自家的景色根本不算什麼,“不值一提”,但在北京,擁有這樣的景觀已經讓她感覺到知足。

如果要追求更好的環境,就像羅西選擇的那個小區一樣,得付出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的代價。換句話說,景觀奢侈,但至少很多小區都有樹,普通人距離它並不遙遠,因此推銷起來更容易,也更能在如今這個時代,打動更多人的心。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0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