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特朗普: "綁架"特朗普的並非選民 而是MAGA運動的邏輯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從意識形態上看,特朗普主義的加稅與保守主義的減稅合流,實質是對裡根以來保守主義內核的替換。上述邏輯始終堅持限制資本流動的立場,反自由市場傾向甚至更加強烈,已經完全背離了古典自由主義傳統。如果按照保守主義的敘事習慣非要找個思想源頭的話,這似乎是“上古時代”的重商主義。然而,保守主義雖然“保守”過很多“傳統”,但顯然不包括亞當·斯密反復批判的重商主義。


在社會議題上,保守主義則是以大幅降低底線的方式,實現了與特朗普主義的合流。例如,在過去社會保守主義三大經典議題中,墮胎問題在2022年因聯邦最高法院判決引發美國社會巨大震動,但在2024年大選時哈裡斯、拜登極少借此攻擊特朗普和共和黨。同樣,雖然發生了槍擊特朗普這樣的事,但民主黨也沒有趁機提出控槍議題。這意味著墮胎、槍支問題其實已經退出總統選舉,不再是全國選民關注的政治議題。至於道德標准,早在2016年大選時就被保守派放棄了,在招嫖和與未成年人性交問題上證據確鑿的馬特·蓋茨(忠實的MAGA派)毫無懸念地連任眾議員。在2024年大選中,成為焦點的社會議題是“男人能不能上女廁所/參加女子比賽”,特朗普僅用“扞衛常識”這一口號就動員出了大批被LGBTQ運動和民主黨身份政治逼得無路可退的普通選民,“做個正常人”取代清教徒精神和基督教教義成為社會保守主義內核。

(二)共和黨的集權化和“克裡斯馬化”


美國的保守主義傳統既體現在政治綱領上,也體現在政治運作上。非集權化、分權制衡的組織形式和政治過程,是二百多年來美國政治,特別是保守主義政治的悠久傳統。然而,如今特朗普正試圖塑造另一類完全不同的政治運作形式。從現實看,特朗普凝聚的MAGA派才是今天共和黨的主要選民基礎,因而多數議員需要迎合特朗普主義才能占據席位,行政官員只有特朗普總統認可才能獲得提名。時至今日,就算一些美國學者和媒體關於“帝王總統制”的描述過於誇張,但共和黨確實不太像是一個過去大家熟知的美國政黨,更遑論是堅持保守主義傳統的政黨。


其一,誇張的表演式的“絕對”忠誠。這方面無須多言,互聯網上充斥著美國高官的“忠誠”表演。其二,對共和黨組織的系統改造。這既包括前文講的MAGA派進入共和黨各級組織、拿下關鍵職位,同時也要注意特朗普的另一品牌“推特治國”。這意味著共和黨既是自上而下的科層組織,又是超級扁平化的,領袖可以隨時通過社交媒體與群眾溝通,繞過黨的組織直接發起政治行動。其三,特朗普家族深度滲入共和黨黨務系統。小唐納德不僅在意識形態上擁有極強號召力,同時還扮演著“組織部長”角色,萬斯、多位部長、眾多議員都源於他的選拔與推薦。特朗普的二兒媳勞拉則擔任著共和黨全國委員會聯合主席(大約相當於其他政黨的中央秘書長),並且連續兩次拒絕參議員的誘惑。二兒子埃裡克同樣在共和黨內發揮著重要作用,伊萬卡夫婦則隨時可能重返政壇。從小唐納德和勞拉屢次拒絕參議員誘惑,選擇堅守黨務工作的行為看,或許可以說,特朗普是最重視“黨建”工作的美國政客。

(三)迷茫的民主黨


保守主義與特朗普主義的被迫合流,尤其是近三個月來特朗普的無限風光,其實不太符合美國政治慣例。美國畢竟是兩黨制國家,即使黨內無力抗衡MAGA派,虛弱的保守派理論上仍然可以借用民主黨力量迫使MAGA派讓步(就像在特朗普首個任期曾經做到的那樣),而不是坐視裡根的保守主義變成特朗普的保守主義。目前兩黨在國會的差距很小,只要稍有數位保守派議員與民主黨合作就能推翻特朗普諸多重大政策,扞衛保守主義價值觀。然而,我們至今沒有看到類似情況,關鍵問題出在民主黨身上。奧巴馬卸任後,民主黨始終面臨兩大難題:一是缺少領袖,希拉裡拜登、哈裡斯三人都是靠著“我不是特朗普”,而非“我是誰”“我要幹什麼”打完整場大選。二是沒有路線,民主黨同樣需要回答“美國向何處去”問題。對美國選民來說,特朗普的方案看著再離奇,也比“我不是特朗普”或身份政治強。

其實,近年來民主黨的基層建設和選舉動員頗見成效。除了輸掉總統寶座,在2022年中期選舉和2024年大選中的表現都優於預期,2024年大選後至今更是幾乎贏下了所有有競爭性的選舉。但是,黨建的成功無法掩蓋路線的缺失,缺少核心的民主黨至今無法在全國層面和路線層面回應特朗普的挑戰,虛弱的保守派無處借力,就不得不看著特朗普重新定義“保守主義”。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7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