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名校畢業生湧向鄉鎮基層崗位,"上岸"之後怎麼樣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 圖 / 《山花爛漫時》


農村地區的留守現象比較嚴重。很多孩子的爸爸媽媽出去打工,學生由爺爺奶奶照顧。由於文化水平和認知程度的差異,有時會導致一些溝通問題,讓本是雞毛蒜皮的小事變得棘手。

有一次,一位學生家長在微信上問我,“孩子的下巴在哪裡磕的?”我有些懵,因為放學前,我檢查學生一切都正常。隨後家長帶著情緒說,孩子在交作業的時候摔倒磕傷了。我心裡一涼,心想,學生在學校什麼都沒說,家長知道後就質問我,這明顯是來找茬的。學校規定不許帶零食進校,一位爺爺也在群裡問:“我看到別的孩子都帶了吃的,為什麼我的孫子不能帶?”


我覺得比較耗費心力的是,家長們不管學生的行為習慣、性格養成,只管孩子在學校裡面有沒有受欺負,有沒有攀比。天天就是,“老師,孩子的筆掉了”“老師,我的孩子東西不見了”“老師,某某小朋友把我家孩子撞傷了”……我們每天都要為這種事情扯皮拉筋。

為了減負,學校規定一二年級不能布置作業、也不能考試。在縣城教書的時候,我還是會叮囑一下,如果學生家長買了資料,孩子在家自行復習,我可以幫忙檢查。但到了鄉村,情況就不一樣了。每到晚上,就有家長在群裡在扯皮,說現在作業怎麼都要家長提供了。最後,幹脆全班都不做任何作業了。當然,這個壓力也轉移給了老師,家長不用管孩子學習,但希望孩子在學校出成績,出好成績。

有時候我會覺得,教師這個職業的社會地位似乎不如從前了,甚至有些“卑躬屈膝”的感覺。我倒也沒有後悔。記得第一年考上教師編的時候,心裡有一種恐懼,覺得自己一旦失業,可能就再也找不到工作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那種焦慮感消退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忙碌。畢竟我也看到,鄉村有多麼需要老師。

如果我當時考一個事業編,當公務員,會不會更加舒服一點?但普遍意義上說,如果每個人都覺得體制內的工作很清閒,可以“躺平”,這應該是一種幻覺。事實上,根本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養老”和躺平。




▲ 圖 / 《山花爛漫時》

“每天見到一些生活情況不那麼好的人,心裡難免會有難過”

三街水怪 男 27歲


211建築專業“上岸”東北縣城事業編

回到縣城之後我發現,近些年在縣城體制內的年輕人學歷分布有些極端,既有985、211的本碩,也有一部分畢業於大專院校。大家拿著一樣的工資,做著一樣的工作。

起初我以為是公務員考試的公平性使然,但後來才發現,真正的原因在於專業的不同。縣城體制內學歷較高的基本以風景園林、建築、土木工程、生物工程等就業困難的專業為主。

我自己也是其中之一。2022年,我從西南交通大學建築學專業畢業,進入成都國企設計院工作。行業正在走下坡路,身邊工作了3~5年的同事,隨著能力的提升和經驗的積累,加班越來越多,收入卻越來越少。這種情況徹底讓人失去了信心。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3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