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8塊錢 睡一晚"是你看不到的折疊世界…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熬過去,就好了。


01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02


最近有一個熱搜,

看得人心裡發沉。

重慶沙坪壩背後,

藏著一個“影響市容”的城中村,

巷子窄得能撞著肩膀,

牆皮掉得一塊一塊,

但就在這兒有個小旅館。

門臉兒很破,

木頭門框朽得掉渣,

一塊歪斜的牌子寫著兩個字:住宿。

大鋪8元。

單間15元。

月租350元。

房主是一位老大爺。



這間不起眼的小旅館,

是無數漂泊者最後的避風港。

但即使已經這麼便宜,

樓上15元的單間還是空蕩蕩,

而樓下8元的大通鋪卻擠滿了人。

近40度的天,

大通鋪是沒有空調的。

加2塊就能開,

但大家心照不宣,

沒人舍得花這2塊錢。

住這兒的人,

都是天不亮就要往外跑的人。

有的扛著鐵鍬,

有的拎著布袋子,

裡面裝著幹糧,

出去打零工、做苦力,

天黑時才回來。

有人住三五天就走,

說是找到活兒了;

有人在這住了大半年,

即使賺了錢,

也舍不得換個好點的地方。

而老板張大爺白天不在這兒,

而是去隔壁小區當保安,



晚上回來照看旅館,

他說:

“都是苦命人,

能幫一把是一把。”



但他也有犯愁的時候,

因為這麼便宜的鋪位,

還是有人欠著房費偷偷溜走。

他氣,可轉念又歎:

“或許……是真掏不出了吧。”

張大爺的小旅館像一面鏡子,

照出了這個社會最赤裸的現實。

有一個詞叫做:城市折疊。

同一個地方,

有人住幾千塊的酒店拍夕陽,

有人為了省下2塊錢,

擠進悶熱的通鋪裡。

其實說這裡是“8元旅館”,

只是為了好聽而已,

這個地方說白了,

就是個能遮風擋雨的地。

他們在這兒蜷一夜,

不是為了舒服,

是為了第二天,

能直著腰出去找活兒。

8塊錢,

買的不是睡覺的地兒,

是今晚不用睡橋洞的體面。

03

不光重慶這樣,

溫州的東嶼路,

也有類似這樣的小旅館,

門口的牌子寫著:住宿8元。

李師傅的利民旅館就在這兒,

他站在褪色的廣告牌前,

見人就喊:

“來看看!25元單人間,

這條街最豪華的!”

但其實那豪華間也就4平米,

沒窗,沒廁所,一盞白熾燈,

唯一的電視,

打開只有3個台清楚。



但還是有很多人問他:

“有更便宜的不?”

李師傅會把他們帶到二樓,

兩張鐵架床,上下通鋪,

鋪著洗得發硬的褥子。

8塊錢一晚。



住在這裡的是什麼人呢?

55歲的余天就住這兒。

他是前一年10月來的溫州,

天天蹲勞務市場找零工,

有時一天能掙100塊,

有時蹲好多天也等不到活幹。

住這兒是因為省錢、離市場近,

每天能早點去碰碰運氣。

他舍不得住更好的,

因為老家還有個兒子要讀書,

家裡正是要錢用的時候。

他省一點,

娃娃就能多買本習題冊,

妻兒的生活就能過的好一點。

長沙的動靜安置小區,

也有這樣的地兒。

在一家名為舒雅賓館的家庭旅社,

31歲的外賣小哥鄧程貴,

住了三年多。

他的房間每天15元。



他每天上午11點睡醒,

5分鍾在公共水池抹把臉,

套上外套沖下樓,

電動車送外賣。

路上買倆包子等紅燈時塞嘴裡,



燙得直哈氣也舍不得停腳,

直到凌晨他才結束工作回來。

鄧程貴總笑:

“就是個睡覺的地方,

住這兒能多省點錢,

還不用自己洗被子,

能有更多時間跑外賣,

攢下更多的錢下來,

能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你看啊,

8塊的鋪,15塊的房,

其實都一樣。

不是住不起更好的,

是每一分錢都系著柴米油鹽。

每個住在這兒的人,

口袋裡的錢都有更重要的去處,

心裡也都揣著牽掛和願景。

他們肩上扛著責任和擔當,

不能喊累也不能喊痛,

因為無路可退。

只要自己還能往前挪一步,

家人的日子就有盼頭。

04

有時候突然會覺得這個世界很割裂。

昨天刷到一個剛高考完的姑娘發帖,

說自己早就列好了清單:

新手機、成套的化妝品……

可把賬單發給媽媽時,

那邊沉默了很久才回了句

“家裡拿不出這一萬塊”。

她立刻把媽媽掛到網上,

字裡行間全是

“為什麼別人家都能有,

就我們家這麼窮”的委屈,

像在控訴

一件天經地義的東西被克扣了。





而看這個帖子的評論區,

有人曬出年入百萬的賬單,


說“這點錢不夠買個包”;

有人拆幾十萬的快遞,

笑稱“日常消耗而已”。

而在某短視頻平台上,

“高考後四件套”

成了新的社交標配,

有家長曬出賬單:

一個暑假花掉5萬元。

底下一堆評論說

“孩子辛苦這麼久,

該有的儀式感不能少”。

這樣的帖子和視頻

看久了真的會感覺恍惚。

他們在曬幾千塊的鞋、

幾萬塊表的同時,

真的想象不到,

還有人過著我們想象不到的人生。

這就是折疊的世界,

也是最真實的社會。

不是誰故意把世界分成兩半,

而是太多人的生活,

一轉身就是兩個世界。

05

前段時間刷到一個

上海勞務市場的視頻

凌晨三點天還沒亮,

這裡已經聚集了幾百名務工者。



他們大多五六十歲,

背這工具包、拿著鐵掀,

沒有學歷、沒有背景

甚至連智能手機都玩不轉,

只能守在這路口,

等雇主開著面包車來挑人。

一有車過來,

他們就會一擁而上,

卑微的追著車子推銷自己。

如果運氣好,

他們能接到一些零工。

有幾天、十幾天、一個月的,



每天十幾個小時,

能賺200多塊。

但這活也要“搶”,

因為人多活少,

很多時候都是幹一天,

要閒著五六天。



這些勞務工人幹的活,

不是爬腳手架就是扛鋼筋,

一天下來腰像斷了似的,

晚上蜷在10塊錢的日租房裡,

渾身骨頭縫都疼。


可第二天凌晨三點,

還是准時會出現在路口。

因為這200多塊錢,

夠給老家的冰箱添點菜,

夠給孩子支付一點學費,

夠給父母買盒降壓藥。

這錢不是數字,

而是生存的踏實。

其實如果可以,

誰不想在暖和的被窩裡多躺會兒?

誰又願意在寒風裡,

為了一個不確定的活跟別人爭搶?

但他們根本沒得選。

很多人面臨的不是要不要的問題,

而是能不能的問題。

跑了一天外賣的騎手,

累到睡在了地下通道,

但也只能休息一會繼續跑。



九級大雪中,

女子連滾帶爬也要去上班。





為了賺錢養家費,

丈夫表演鋼筋鎖喉。



余華在《活著》裡有一句話:

“活著”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

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

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

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

幸福、苦難、無聊和平庸。

貧窮,是你想象不到的辛酸。

那些沒經歷過山窮水又盡的人,

怎麼去懂得人世間有多疾苦?

06

我曾在豆瓣上

看過一位網友聊起的故事。

她的嫂子是豫東農村出來的,

三十歲那年,

丈夫在工地摔斷了腿,

包工頭跑了,

家裡一下子塌了天。

兩個孩子等著交學費,

婆婆身體也需要常年吃藥,

她咬著牙進城開始打工。

第一份活是在餐館洗盤子,

後廚的水龍頭永遠是涼的,

冬天裡手泡得又紅又腫,

裂開口子滲血,

但她就這樣硬撐著洗。

老板脾氣躁,

菜盤子磕出個豁口就要扣工資,

她每天數著盤子幹活,生怕出錯,

常常累到趴在小板凳上就睡著。



後來經人介紹又去做鍾點工,

早上五點就得起,

騎著二手電動車穿過大半個城,

去給獨居老人做早飯、收拾屋子。

有回趕上暴雨,

電動車在半路壞了,

她推著車走了三站地,

渾身濕透地趕到雇主家,

老太太瞅著她滴水的褲腳,

塞給她一杯熱姜茶,

她握著杯子直掉眼淚。

最難的時候,

她白天做三份工,

晚上還去夜市幫人收攤,

累得腰椎間盤突出犯了,

直不起腰就貼著膏藥硬扛。

有人勸她:

“這麼拼幹啥?歇兩天吧。”

她總說:

“歇一天,就不知道明天怎麼活了。”

就這樣幹了五年,

她用自己賺的錢,

給丈夫做了二次手術,

支撐起兩個孩子讀書,

把一個家給盤活了。

她曾說過:

“我沒讀過多少書,

不懂啥大道理。

但我知道,

這活兒是苦,

可它是條活路。"

可不是嗎?

普通人的生活裡,

哪有那麼多驚天動地的逆襲?

不過是靠著一份份不起眼的工作,

把日子裡的窟窿一點點補上。

很多人就是靠這樣,

咬著牙熬過最難的時刻,

日子便慢慢有了起色。

我一直很喜歡一句詩詞:

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生活不會辜負用力活著的人。

那些在寒夜裡趕路的腳步,

那些在疲憊中不肯放下的擔子,

那些把委屈咽下,

仍繼續往前走的瞬間,

都在悄悄為未來攢著光。

只要有活路,

一切就沒那麼糟。

熬過去,就好了。
1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