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宇宙刚刚好适合生命 巧合还是另有深意?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我们仰望宇宙,知道它能够孕育生命,否则我们根本不会在这里思考这个问题。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正是一个广受争议的哲学概念的核心,这就是所谓“人择原理”。乍一听,这句话像是套话,甚至有点废话,但它的含义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要理解这个问题,得从“微调难题”讲起。科学家发现,我们所处的宇宙,仿佛被精准调校过,刚刚好适合生命存在。从中子质量到引力强度,一些基本物理常数的数值必须极其精确,稍有偏差,生命就无从谈起。

“有些常数,只要略微增大,原子结构就会全面崩溃。”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的Luke Barnes解释说。


于是,“人择原理”最初就是为了试图解释这一看似不可能的完美状态。它的核心思想其实很直接:宇宙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如果它不是这样,我们根本不可能存在来观察它。

这一原理有两种主要版本,都由宇宙学家兼数学家John Barrow和Frank Tipler在1986年出版的一本书中详细阐述。较温和的版本认为,既然我们活着,宇宙的物理常数,至少在我们这片角落、在这一时刻,必然落在了允许生命诞生的范围内。这个说法强调的是“事实”。

而更激进的版本则进一步声称,物理常数之所以正好落在这个范围,是因为它们必须这样,才能使生命存在。这其中的“必须”暗示了一个强烈的观点:宇宙之所以存在,是为了孕育生命。

如果说温和版本的逻辑是“我听见树倒声,说明我处在有树的森林里”,那么强版本就像是在说:“一棵树倒了,因此这颗星球注定要长满森林。”

如今,对许多科学家而言,温和版人择原理的价值在于提醒我们,观测结果可能存在偏差,尤其是在宇宙不是处处相同的前提下。“如果宇宙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那我们自然会出现在一个适合生命的区域。”马里兰州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Sean Carroll这样说。


至于那个“强版本”,虽然在学界更具争议性,但也并非全无拥趸。Luke Barnes就是其一。他正在研究多重宇宙的各种模型,并把强人择原理当作一种思维工具。这个原理意味着,在多重宇宙中,至少有一个宇宙必然适合生命诞生。换句话说,哪一个多重宇宙模型更有可能出现“适合生命的宇宙”,这个模型的可信度就越高。

“如果一个模型显示这个概率是100%,那它就很靠谱;如果是50%,那也还不错;但如果概率低到‘亿亿分之一’,那基本可以打入冷宫。”Barnes笑着说。


不过话说回来,大多数物理学家还是对“强人择原理”敬而远之。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Elliott Sober指出,它的前提是宇宙具有完全的决定性,生命注定要出现,这就过于武断了。“哪怕生命出现的概率极低,它也还是可能发生;而我们今天所做的观测,结果也不会因此而不同。”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强人择原理”确实表面上为“微调难题”提供了一个答案,但这个答案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太可信。而“弱人择原理”虽然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些常数刚好合适,却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就原则本身而言,它仍然是一块滑不溜手的肥皂,你越想抓住它,它越让人难以琢磨。



(示意图)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