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殲-15總設計師孫聰:未來的艦載機將會更智能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在沈陽航空科技館展示著一條橫幅,上面寫著“堅決完成殲-15飛機上艦任務”,條幅上有殲-15現場總指揮羅陽、總設計師孫聰等人的簽名。2012年11月25日,羅陽在隨“遼寧號”航母成功完成艦載機首次起降試驗任務返港靠岸後,因過度勞累不幸辭世,年僅51歲。正是無數的像羅陽這樣的人的付出,換來了海上“飛鯊”的不斷成長,從首次著艦到晝夜起降,從海空突擊再到伙伴加油,殲-15體系作戰能力越來越強,規模戰斗力已經形成。未來,我國的艦載機還會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這是2024年中國航展上最激動人心的畫面之一,2架殲-15T戰機與1架殲-15D電子戰飛機組成編隊進行飛行表演,展示了伙伴加油、反區著艦等具有海軍特色的飛行課目,展現了殲-15系列艦載機的新風采與強大作戰潛力。

孫聰是殲-15的總設計師,他告訴記者,事實上,從誕生之日起,殲-15就在不斷地自我進化和迭代,與殲-15相比,殲-15T有著更強的作戰能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 孫聰:任務系統的能力升級,在防御性制空裡它可以驅離敵人國門之外。中國過去沒有艦載機,對航空工業來說,我們現在開辟了這麼一個領域,從陸基走向海洋,航母上的航空作戰力量,從體系要素上把它配齊了,中國航母走向深藍的基本要素是具備了。

孫聰說,隨著科技實力的進步,未來,我國艦載機將變得更加智能。


記者:您也說過做戰斗機未來可能會無人化體系作戰,包括AI是不是都可以用在戰斗機?




中國工程院院士 孫聰:一定是的,殲-15追求能量機動,追求武器怎麼使用;到了殲-35追求的是信息化,就是我怎麼能快,從探測到打到撤離,全要快。

記者:未來其實飛機生產速度也會越來越快。



中國工程院院士 孫聰:像造手機一樣造飛機,相當於功能都軟件化了,平台和功能都分開去設計,平台改變了,把功能一加上去,就是一個新的東西了。我們現在研發一個飛機都在15年左右到20年,將來對手改變了,人家5年出個新東西,你這邊20年,你很快就落後了。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