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读书越多,被AI替代得越快?真相扎心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我们现在的处境,正像极了当年的纺织工。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放了“身体”,AI时代则正在解放“技能”。过去学绘画、编程要花五到十年,如今AI几秒就能完成。这让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是什么?


AI不是替代者,而是“照见人类价值的显微镜”。我们焦虑的,从来不是AI会不会取代我们,而是我们是否清楚自己真正热爱什么、擅长什么。现代社会最可怕的,不是“AI抢饭碗”,而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腾讯科技:我们过往的教育体系强调标准答案,一切都是为了考高分和上好大学,这导致很多人到了二三十岁,甚至更年长时,仍然不知道自己真正热爱的是什么。AI时代已经到来,我们也更有必要讨论: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找到热爱之事?如果被AI替代了,我们应该去做什么?如何与AI走出碳基与硅基的不同路径?这些话题,我们都会在接下来的对话中进行探讨。刘嘉老师,您曾将2022年11月即ChatGPT的发布时间,视为AI发展的分界线。现在已过去近三年,您怎么看待这三年的发展,以及此刻我们所处的节点?


刘嘉:大概一个月前,OpenAICEO 山姆·奥特曼在官网发了一篇博文,标题是《温和的奇点》(The Gentle Singularity)。这里我先解释一下“奇点”这个概念,它最早由未来学家库兹韦尔提出,指的是AI超越人类智能、社会发展轨迹因此断裂的那个点。2005年他在《奇点临近》一书中预测AI将在2029年通过图灵测试。当时大家觉得这个预测很疯狂,毕竟连智能手机都还没普及。但实际上,我们在2024年已经提前实现了。图灵测试本质上是判断AI是否能伪装成人类。现在GPT的表现,基本已经达到这个水平。所以我认为2022年11月30日是一个清晰的历史分界线:此前AI是工具,之后则成为“新物种”。

奥特曼在文中表达了两个观点。第一,奇点已经到来;第二,这是“温和的”奇点。也就是说,AI不是毁灭人类,而是在与人类共进化。我们看起来似乎只是多了一个能对话的模型,但实际上,它的变化远比我们表面感受到的深刻得多。

腾讯科技:奥特曼是个非常成功的商业奇才。他说“温和的奇点”这句话,让我联想到一篇论文的观点:AI取代人类并不是一瞬间发生的,而是缓慢发生、难以察觉,就像“温水煮青蛙”。比如今天早上,Google又悄悄上线了一个小功能——可以通过对话直接设置日程。这些变化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它们积累起来,终将改变整个世界。

刘嘉:这就是“温和”。

腾讯科技:也正因为如此,反而更令人不安。我想请您接着谈谈,既然图灵测试已通过,“温和的奇点”也到来了,AGI时代真正意味着什么?

刘嘉:我认为,这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我的使命是什么?也就是我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过去我们不需要思考这个问题。比如上大学,意味着能落户城市、有份工作、有碗饭吃。那时生活目标很简单,生存就是全部。很多人怀念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是因为那时活得单纯,只要能吃饱就好。

但现在,吃饭早已不是最紧要的问题。有家长来问我,说孩子想学生命科学,他劝孩子转学人工智能,担心“找不到饭吃”。我反问他:“你们家缺孩子养活自己这口饭吗?”他说不缺。我说,那你应该鼓励孩子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AI正迫使我们认真面对:我到底想干什么。这并不容易。现在大学生中抑郁的比例远高于我当年,甚至小学生也开始出现问题。这是因为他们失去了方向感。

过去我们明确知道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工作——为了生计。但现在,不上大学也能找工作,不工作也不至于饿死,那么“我活着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就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

而AI进一步冲击的是技能价值:你会绘画,AI也会;你学音乐,AI也能作曲;你写代码,AI写得更快。这时候你就会开始怀疑:那我的价值是什么?


这正是AI带来的最重要的问题。它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它让我们必须在二三十岁时就开始思考:我的天赋是什么?我热爱的事情是什么?我要如何用AI来放大它?

越早思考越好。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

02 什么能力能让我们无法被替代?

腾讯科技:聊完上面的话题,我觉得可能以后我们不再需要真人主持人了,只需要一个AI版主持人和数字人刘嘉老师,把书喂给它,它就能自动回答各种问题了。

刘嘉:这是我刚才提到的第一个点,AI正在对人类原有的价值产生冲击。第二,AI能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前段时间和小柯(《北京欢迎你》音乐人)聊,他说AI冲击了音乐界,但反常的是,AI的流行反而让他的“身价”上涨。打个比方,以前1万块接的活,现在要2万。为什么?因为AI影响的是初学者,作品高度同质化。如果你有一部电影,想要它的音乐更出彩,找小柯帮忙,他会让AI生成一堆音乐,然后自己反其道而行之,最终写出和这些AI音乐完全不同的作品。这就是“人味”,AI能生成音乐,但没有“人味”。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