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读书越多,被AI替代得越快?真相扎心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你做数字主播,我做数字专家,虽然这些数字分身能精准回答问题,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那就是“人味儿”。在线交流也一样,虽然有很多人在看,但他们的体验比现场要差,因为少了“人气”和“气味”。这是机器无法替代的,反映了我们人类最珍贵的价值。


举个例子,偏微分方程,ChatGPT一秒就能给出答案,而我可能要解半天。文献调研也是,AI几分钟就能完成,但它无法替代的是什么?是“感性”。

感性有两个层面:第一个是“situatedness”,即“身临”,你必须亲身在场。看珠穆朗玛峰的照片和纪录片,远不如亲自站在山脚下来的震撼。第二是“embodiment”,即“具身体验”。不是打卡式地跑景点,而是站着让微风拂面,享受夕阳照射的感觉。这是人类的独特体验,AI无法触及。


以前我们花太多时间做PPT、写代码、记笔记,而这些现在AI都能帮我们完成。剩下的时间,我们可以去理解用户的感受,体验产品带来的情感和欢乐,而不仅仅是提升效率。比如一款游戏,如果能让玩家为英雄倒下而动容,这已经超出了AI的范畴。

所以,我认为AI让我们重新发掘“感性”,逼着我们重新成为“人”,而不是像机器那样活着。

腾讯科技:这个观点和我们未发布的KK(《失控》作者Kevin Kelly)对谈很一致。我们问KK未来人类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他说:“就是做人。”人本身就是社会。如果像《头号玩家》那种设定,你进入虚拟世界,背后的数字人其实是程序,你会觉得很虚无,虽然感官上有刺激,但你知道背后是数字化的存在。真正有价值的,是人类。

刘嘉:这是第二点。第三点更重要,假设我们能时空穿越,把一个婴儿送回6000年前的原始部落,这个婴儿会比当时的部落孩子更聪明吗?答案是不会。6000年是人类进化的沧海一粟,神经结构和基因几乎没变化。但如果是现在的你穿越回去呢?你就像个神一样,懂天文地理,甚至物理、数学都能秒杀当地的智者。

这种差距来自哪里?来自后天的教育

AI的最大帮助就是它是我们的外挂。就像游戏中的外挂,能让你更强。我记不住所有的手机号码,但我的手机帮我存下了所有。这就是AI的作用,它把世界的知识压缩,等于你随时带着超级专家。

今天的问题不再是AI能否取代人,而是会用AI的人会取代不会用的人。像ChatGPT有三个版本:免费版、20美元的Plus版、200美元的Pro版,200美元版用户会碾压20美元版,20美元又会碾压免费版。


AI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机会,扩大我们的“视界”,去触达世界的每个角落。

我每天和AI待的时间远超和人的时间,虽然不写模型代码,但它确实推动我思考。现在没有人比AI思考得更深更快。

腾讯科技:我想挑战一下刘老师的观点,刚才您鼓励我们多和人接触,但您自己却花这么多时间跟AI接触。

刘嘉:所以我觉得工作和生活不一样。


工作中,AI是你打开世界的一把钥匙,一个忠实助手。生活中,它不能成为全部。我常用一个比喻,健康的生活就像一座房子,中间有根大柱子支撑屋顶,四周有四根小柱子。中柱倒了,小柱子可以撑住,给你时间修复它。如果你只有中柱,那一倒房子就塌了。中柱代表你最想要的东西,比如工作或生活,四根小柱子则是朋友、兴趣等。生活要平衡,不可只有工作或一个支柱。你刚才的挑战很好,促使我总结一下观点:

第一,人类的生活必须有人味,不能被AI“占满”;

第二,我们要感性地体验世界;

第三,工作上要大量接触AI。

腾讯科技:刚才刘老师提到心理学的比喻,我也想问个问题。AI现在开始模拟人脑机制,但和人类还是有差距。我们看到它偶尔像人在思考,打破知识的死角,难道未来AI不会像人类一样学习、思考,走向发展的另一条路径吗?

刘嘉:这是个好问题。AI目前的两个坎:首先是创造力,AI还没有“0到1”的创新能力。它能做传统模式下的创新,但不能像爱因斯坦那样,脱离牛顿力学创造广义相对论。如果你只给大模型看传统绘画,它只能模仿传统画风,但不会创造像梵高那样的作品。第二个问题是AI的学习是人类强加的,它没有自驱力。人类有强烈的自驱力,因为我们有死亡意识,这是人类进步的动力。AI没有自驱力,它只会做你给它设定的任务。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