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快餐"變"細糠",微短劇進入精品時代!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在不少觀眾的固有認知中,早期微短劇場景單一,兩三個演員演完一部劇,服裝道具左拼右湊,拍攝效果非常業余。

劇情脫離現實、忽視邏輯構建、表演用力過猛......這些都是微短劇曾經經常被提及的關鍵詞。


這兩年,情況開始發生變化。一方面,面對行業瓶頸,微短劇創作者與平台主動尋求突破,不僅在劇本、拍攝等環節加大投入,更自發建立質量審核機制,另一方面,市場競爭加劇與用戶審美升級,也在倒逼行業加速變革。

恰逢其時,2025年6月26日,新媒體視聽排行榜高校聯盟、杭州師范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紅果短劇聯合發布《2025年微短劇階段性發展報告》,指出微短劇正從單純追求流量的“流量潮”,逐步轉向注重內容價值的“價值流”。

作為網絡文藝的典型代表,微短劇正堅定地邁向精品化道路,致力於構建健康有序的創作生態。



依托內容深耕,微短劇行業正逐步朝著高質量、深融合的內涵式發展新階段穩步前進,搖身變成了文化傳播領域的重要力量。

01

爆款背後,藏著一個新趨勢

從看個樂子到走心共鳴,現在追短劇,不僅能收獲情緒價值,還能上一堂生動的文化思政課。曾經被調侃“打發時間利器”的微短劇,如今靠著走心劇情和現實關照,成功實現了從“快餐”到“細糠”的華麗轉身。

《重回永樂大典》帶觀眾穿越古今,讓古籍裡的文字“活”了起來;《法官的榮耀》化身行走的普法課堂,用接地氣的劇情普及法律幹貨;還有《祈安瀾》沿著大運河講起千年故事,文旅宣傳玩出了新花樣。





當微短劇不再千篇一律時,就代表短劇已經完成了從“表達情緒”到“表達情感”“表達情懷”的轉變。這一轉變,也成功吸引了更多元的觀眾群體。

在內容選擇偏好上,題材創新性和口碑評價的權重日益凸顯。觀眾已不再滿足於“快餐式”娛樂消費,而是轉向更理性、更具品質的內容選擇。



由浙江衛視、有耳文化和紅果短劇聯合出品的《燎原之重回1938》橫空出世,成為行業精品化轉型的典型樣本。



該劇改編自經典話劇《燎原》,劇中,主人公馬帥意外夢回穿越至1938年抗日募捐大會現場,在一次次時間循環中,從最初為求生而逃避的普通人,逐漸成長為甘願犧牲自我、拯救同胞的熱血志士。

他的蛻變歷程,不僅展現了抗日戰爭時期地下工作者的奉獻精神,更通過韓春霖等革命先烈的犧牲情節,引發觀眾對和平年代來之不易的深切共鳴,傳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以及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

這部劇上線僅24小時,便斬獲2810萬熱度,充分體現了觀眾對優質內容的熱烈追捧,更印證了短劇市場向精品化轉型的必然趨勢。

而另外一部紅果短劇《家裡家外》上線3天站內播放量便突破10億,全網話題量更是飆升至40億。



劇中,女主蔡曉艷與男主陳海清各自帶著孩子組建新家庭。蔡曉艷性格潑辣卻心思細膩,在陳海清落魄時,她用送蛋烘糕的方式,既給予幫助又巧妙維護對方尊嚴。這份溫暖讓陳海清在得知她離婚後迅速求婚,二人由此開啟平淡卻治愈的生活篇章。

印象最深的就是,當男女主的孩子發生爭執,陳海清說出“你是姐姐,要讓著弟弟”時,蔡曉艷當即反駁:“哪個說姐姐必須讓著弟弟,大的憑什麼讓著小的,大的永遠都大,小的永遠都小。”這段台詞直擊觀眾內心,讓無數觀眾感慨轉發,甚至一度沖上熱搜。



該劇打破傳統短劇套路,摒棄誇張離奇的情節與狗血直白的台詞,以“世界破破爛爛,家人縫縫補補”為內核,將鏡頭聚焦80年代重組家庭的平凡日常,細膩刻畫矛盾與和解的溫情故事。

《家裡家外》的爆火印證了精品內容的強大生命力——在未來短劇市場,觀眾將愈發追求情感共鳴與深度表達,低質內容或許會因缺乏傳播力和口碑被邊緣化。隨著精品短劇的引領,短劇行業正加速向精品化升級,逐步實現“良幣驅逐劣幣”的良性生態。

各主流平台紛紛建立廠牌機制,通過流程再造、標准制定、團隊簽約,推進內容精品孵化,實現內容從“爆款試錯”向“體系生產”轉變。

例如,紅果短劇發布?向全?業精品短劇合作的“果燃計劃”,通過“投資扶持”和“精品推?”雙管?下的方式,給予合作方全方位扶持,助?優質短劇的創作和傳播。



自發布以來,“果燃計劃”已收到超300份項目書,上線60余部精品短劇,涵蓋非遺、公益等多種題材。

如今,微短劇行業在保留 “短平快” 傳播優勢的同時,正通過持續深耕制作工藝與內容創新,全面邁向“融合 + 精品”的發展新階段。

優質的劇本、精美的畫面質感,專業演員陣容,正在迎來越來越多觀眾的認可,這不僅重塑了微短劇的品質形象,更推動行業向專業化、精品化方向穩步邁進。


過去草莽時代,粗制濫造獲取流量收益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唯有兼具思想深度與創新表達的作品,才能精准觸達當代觀眾,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02

短劇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

爆款也反哺了整個微短劇行業。

最新數據顯示,這個誕生僅數年的行業已經坐擁634億元市場規模、6.96億用戶大軍。算下來,每10個網民中就有近7人正在刷短劇!



回顧2024年,微短劇行業交出的成績單更是堪稱資本市場黑馬,表現出強勁發展勢頭:

數據顯示,短劇市場規模達到504.4億元,同比增長34.9%,發展態勢迅猛。全年共有173家短劇平台累計熱力值突破百萬,市場活躍度也顯著提升。





其中,隨著紅果短劇異軍突起,以及淘寶、拼多多等互聯網巨頭入局,IAA(廣告變現)模式短劇市場規模也同比增長150%,呈現驚人爆發式增長。


03

微短劇正在賦能新經濟

中國網絡視聽協會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微短劇行業制造了64.7萬個就業機會,涵蓋劇本創作、拍攝制作、後期編輯、市場推廣等多個環節,導演、編劇等崗位平均月薪破萬。

去年11月招聘平台數據更直觀:在招崗位近9000個,大批藝術院校畢業生被“收入麾下”,95後、00後演員導演也可以借著短劇賽道發揮自身優勢。

隨著這兩年短劇市場的火爆,很多演員也迎來事業的高光期,李沐宸便是其中之一。



在長劇領域,雖然《司藤》裡飾演的沈銀燈驚艷眾人,卻始終難逃劇紅人不紅的魔咒。

但在轉戰微短劇賽道後,她出演的《招惹》《執筆》等6部作品接連爆火,總播放量輕松破6億,分賬票房累計突破4000萬,從長劇“綠葉”一躍成為短劇女王,上演了現實版的逆襲劇本!

與此同時,不少自媒體博主也乘風而起,迎來事業新轉機。

還記得2023年夏天,一部現象級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席卷全網。自媒體博主夏天妹妹與煎餅果仔以“文物回家”為主題,通過擬人化的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視角,講述流落海外文物渴望歸國的動人故事。



劇集一經上線便迅速引爆熱度,完結時全網話題播放量突破13億,央視網、新華日報等權威媒體接連點贊轉發,成為年度文化熱點事件。

該劇不僅喚醒公眾對流失文物的關注,更以現象級影響力為短劇創作開辟新賽道,吸引大批自媒體博主紛紛入局,共同掀起短劇創作與傳播的熱潮。

自媒體博主“七顆猩猩”也靠《重生之我在霸總短劇裡當保姆》爆火出圈,該系列短劇單集熱度兩天累計超2200W ,點贊量達123W,播放量超18.5億。她也借此在3月單月漲粉近300萬,粉絲量一度達到1600多萬。

微短劇制作周期短、成本可控的特性,讓它能快速消化行業人才,既緩解了就業壓力,又成了新人的“練兵場”。

同時,微短劇產業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重視與支持。西安、鄭州、杭州等地通過資金扶持、基地建設和人才培養等措施,推動微短劇產業集聚。

例如,西安設立了專項產業基金,鼓勵微短劇企業創新發展;鄭州建設了微短劇拍攝基地,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的拍攝服務;杭州則依托其互聯網產業優勢,吸引了眾多微短劇制作公司和平台入駐。





短劇企業落地後,順帶激活了道具租賃、場景搭建、餐飲住宿等周邊經濟,形成了一條“造血”產業鏈。比如某拍攝基地周邊,道具租賃店年營業額增長300%,連盒飯生意都跟著爆單,區域經濟被這股短劇風吹得熱氣騰騰。

從內容破圈到商業模式跑通,再到扛起就業與區域經濟的擔子,微短劇行業正在證明:

當流量紅利遇上產業深耕,既能產出爆款內容,也能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不難想象,未來微短劇還將釋放出更大的能量!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