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见证无人机时代乌俄战争 "愿不会发生在台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近几个月,以色列伊朗的冲突升级—以彼此互射飞弹和报复性的空袭为标志—成了新闻头条和全球政治焦点。这场危机可能引燃更广泛的区域战争并牵扯全球强权卷入,独占了国际外交的关注心力。这样的转变更加深了国际间所谓的“乌克兰疲乏”。尽管乌克兰战事的惨烈程度与日俱增,媒体报道和国际关注却已被分散。自2025年年初以来,俄罗斯逐步巩固它的阵地,在多条战线升高无人机作战和炮击,包括对民用目标的攻击。这些攻击在造成冲击之前,往往悄无声息,其破坏力巨大,严重打击士气。媒体的职责依然不变:要留下见证并提醒世界,这场战争远未结束。




在藏身所的红色战术灯下,一名第40旅的乌克兰士兵在前线任务后透过无线电通讯。红光用来保留夜视能力,士兵在战斗任务的短暂休息期间仍持续协调和更新信息。


于是,零线持续在演变。

“零线”并非单一的地点,而是由部队和地形所决定的变动概念。对步兵而言,它或许就在林木线之外的壕沟。对炮兵而言,它在有效射程范围的边缘。对特种部队来说,它深入敌境之内。

在札波罗热,它的样貌和在顿巴斯不同。沿著聂伯河,零线是河岸和岛屿—处处泥泞、满布地雷—两边都在炮击射程范围内。零线没有固定的地图,它和战争本身一样都会移动—还有伴随而来的危险:猝不及防、毫不留情,而且往往难以察觉。

跨越它,就进入了稍有犹豫便会致命的境地,没有预警,也没有第二次机会。唯有黑暗、命令,以及你随车子摇晃前行的喘息声。




在火箭弹训练课程中,一名教官向第40旅的士兵示范如何正确装填火箭推进榴弹。


零线交战后踩过战友残缺遗体百去九生还

这类行动只在夜晚进行。不开车头灯、也没有手电筒—只有拖著橡皮艇的悍马车的微弱车尾灯。悍马车配备了无人机干扰器,由一名戴著夜视镜的士兵驾驶,快速行过险恶的地形。在这种时刻,感觉一切都已暴露在外:不管是士兵、机器或地貌本身。你不知威胁来自何处。你感觉它就在芦苇丛之外的某处移动。即使在一片漆黑之中,仍可清楚感受到危机。危险从未曾真正消散。

在白天,同样的士兵们持续不懈地接受训练。我看著他们演练渡河、冲刺操练和装设诡雷。他们发射火箭弹、迫击炮,训练应对混乱情况。他们在残破的建筑物里研究数位地图和座标—为将在黑夜里展开的任务做准备。

在任务与任务之间的空档,他们会跟家人通话、查看Telegram,在临时的基地里洗衣服。不过大半时候他们在等待。等待著下一个任务。等待座标。听取命令。战争的节奏并非持续的战火。它是一长串的寂静,由突如其来的行动打破。它是等待、观望和准备。在长长的停顿中,故事浮现出来—有些透过述说,有些则在沉默中传递。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