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比"甲亢哥"更火的網紅,都要來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目前,決定來中國創作的海外頂流博主仍是少數,國內有運營經驗的專業團隊不多,大部分項目仍在籌備期,市場處於較為“野生”的狀態。海外博主也不一定獨家簽約,例如,可能會找兩家機構分別協助簽證和內容運營工作。


“大家都在邊做邊學。”有MCN機構內容負責人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以往,大多數海外藝人來中國的行程都源自某個品牌的邀請,以閉門活動為主。相比於對接國內藝人的行程,只需多加考慮“文化差異”的問題。

但頂流博主“中國行”的工作量顯著提升,執行過程也更復雜。“在社交媒體的露出,既考驗內容發布的實時性,也需要與網友的二次創作產生互動,與平台深度合作。”他說。


新的水花

“‘甲亢哥’中國行的直播具有不可復制性。但其成功表明,這不是一個短期的流量密碼,而是對全行業都有拓展性的意義。”林初霞評價。

她透露,“甲亢哥”團隊對於“中國行”仍然意猶未盡,團隊曾打趣道,“中國這麼多城市,就算每天直播,也得幾個月才播完”。當他下一次回到中國,可能想去城市感並不強烈的地方,看看中國的另外一面。林初霞表示,“甲亢哥”堅持中文社交賬號的發布內容必須使用中文字幕,文案也盡量用中文表達,他自己也在持續學習中文。

“老外看中國”的敘事從去年起就在短視頻平台受到歡迎,國內用戶愛看“文化反差”,海外用戶愛看“中國魅力”。但一年後,內容門檻已經升級。“去年,外國面孔+中國場景的模式天然具備流量。在今年,用戶更關心能夠提供文化情緒共鳴或刷新認知的內容,策劃上也期待看到深度體驗,而非走馬觀花的記錄。”管永興表示。


在去年憑借“city不city”走紅的博主“保保熊”也有同感。“對剛來中國的博主,粉絲會對他簡單體驗的視角感興趣。我在中國已經生活8年,一直在探索怎麼通過我的視角呈現更多在中國的真實體驗,繼續被大家喜歡,確實是一項難題。”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海外頂流博主的加入,將使流量狂歡步入新量級。不過,想要“中國行”成功,首先需要團隊的高度投入與誠意。“中國市場規模很大,若要長期發展,需要學習中國視頻生態,一名博主可能需要至少投入10%—30%的精力,拍攝定制化內容,讓粉絲感受到他與中國的連接。”高佑思說。“歪果仁研究協會”作為MCN機構孵化了諸多外國博主。


至於如何定制內容,則考驗操盤手的頭腦風暴。由於個人風格突出,幕後運營團隊與每一位博主長期磨合的經驗,很難復制到其他博主身上。例如,“甲亢哥”原生態、隨機性的直播風格難以被復刻;“野獸先生”的團隊具有完整的影視制作能力,能自主落地大型節目;“無語哥”無須開口的幽默方式,克服了語言溝通可能存在的壁壘感。

以“無語哥”為例,袁逸青分享了一些初期想法。“他對亞洲文化很感興趣,很喜歡刷中國網友創作的梗,對此進行reaction(反應)創作會有天然好感。他出生於塞內加爾,也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大使,可參與中非在文化、經貿方面的交流活動。他還是‘草根網紅’的代表,我們也期待他能在中國交到更多有相似經歷的朋友,一起找到更多靈感和娛樂精神。”

入駐中國的不同社交媒體平台,也需要契合平台調性的內容策略。“在抖音、快手,我們計劃更多以‘無語哥’的反轉類短視頻為核心,微博適合分享最新情況,小紅書上可以分享更多實時照片,B站則適合涉及一些經典影視內容的二創和翻拍。”袁逸青說。

這場大規模的文化交流實驗,將持續帶來新的水花。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