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美博弈: 歐洲的困境:全球貿易體系劇變 深陷中美兩國夾擊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歐盟官員正試圖與美國敲定貿易協議,與此同時,歐洲也需要與中國保持相對穩定的關系。在特朗普顛覆了全球貿易體系的背景下,歐盟發現自己處於孤立的境地。https://t.co/4CXjVv6q8o— 紐約時報中文網 (@nytchinese) July 9, 2025


曾幾何時,許多人以為美國總統特朗普或許能成為歐洲中國拉近經濟關系的理由。他打算加征的關稅幾乎沒有把美國的長期盟友歐盟美國霸權的主要挑戰者中國區別對待。

情況沒有像人們指望的那樣發展。


歐盟反而發現自己處於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地緣政治夾縫中。

在布魯塞爾,歐盟官員正試圖趕在特朗普對歐盟征收可能會重創歐洲經濟的高額全面關稅之前,與美國敲定一個貿易協議的粗略框架。與此同時,歐盟的政策制定者們正試圖敦促中國政府停止支持俄羅斯,停止用大筆的國家資金扶持本國工業,並放慢廉價商品流入歐盟的速度。

但在全球貿易體系劇烈變動的時刻,歐盟也需要與中國保持相對穩定的關系,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業超級大國。

歐盟的領導人原定於7月底前往北京參加峰會,但有關計劃一直處於變動中。各方對此次會晤的期望很低。雖然中國推動的說法是,特朗普反對多邊貿易的做法正在將歐洲推入中國的懷抱,但歐洲中國做法的不滿有增無減。

歐洲沒有中國牌,”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歐洲問題研究員莉安娜·菲克斯說。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卡雅·卡拉斯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上周在布魯塞爾。 YVES HERMAN/REUTERS

上周,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布魯塞爾與歐盟領導人舉行會晤,為峰會做准備時,雙方的緊張關系展露無疑。中國稱會晤富有成效,否認雙方之間存在沖突。歐盟官員則強調了一些揮之不去的痛點,包括貿易失衡。

分歧在剛過去的這個周末變得更加明顯。歐盟最近采取行動限制政府采購中國醫療器械,稱中國的政府部門一直不公平地對待歐洲企業,有必要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中國在周日宣布將采取反制措施。

歐盟仍與中國保持著微妙的互動。這兩個經濟體之間的聯系廣泛。歐盟的許多國家仍嚴重依賴中國提供的工業原材料。歐盟對華出口依然可觀,尤其是長期以來與中國保持密切貿易關系的德國

然而,就在中國歐盟的出口激增的時候,歐盟中國的出口卻一直在減少。隨著來自快時尚零售商Shein和Temu的廉價產品湧入歐洲市場,政策制定者們已在努力加強對此類進口的限制。歐盟領導人經常抱怨稱,中國的國有銀行提供給本國制造商的補貼如此之高,以至於歐洲企業無力與之競爭。

歐洲的抱怨並不僅限於貿易領域。歐盟官員對中國在俄烏戰爭中支持俄羅斯的行為感到憤怒,中國俄羅斯提供了燃料和其他產品的市場,削弱了歐盟的制裁效力。





俄羅斯導彈襲擊了烏克蘭斯洛維揚斯克,攝於上個月。歐盟官員對中國在俄烏戰爭中支持俄羅斯感到憤怒。 DAVID GUTTENFELDER/THE NEW YORK TIMES

歐盟的目標不可能是切斷與中國的關系,丹麥外交大臣拉爾斯·勒克·拉斯穆森說。“目標是在更平等的基礎上進行接觸,把我們的做法變得更具交易性,”他上周五在記者會上說。

隨著美國為了縮小貿易逆差、增加政府收入並推動制造業回流而顛覆了全球貿易體系,歐盟發現自己處於孤立的境地。由27個成員國組成的歐盟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其創立初衷是促進跨境貿易,至今它仍是自由貿易的堅定扞衛者。

歐洲要“向世界展示,在基於規則的基礎上與眾多國家進行自由貿易是可能的”,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上個月在新聞發布會上說。

歐盟已經深化了與瑞士和加拿大等志同道合國家的貿易關系。馮德萊恩暗示,歐盟可能更進一步。歐盟可能會尋求與一個由11個國家組成的貿易集團建立新的合作關系,該集團包括日本越南以及澳大利亞,但顯著排除了美中兩國。

但就在馮德萊恩試圖采取攻勢的時候,歐盟官員們數月來卻始終疲於防守。


究其根源,歐盟在質疑美國中國的政策時,但它同時也受到這兩個大國的夾擊,並在兩者之間進退維谷。



零售商Shein的包裹在中國廣州的一家服裝廠等待發貨,攝於今年2月。 GILLES SABRI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無論歐盟與特朗普政府的貿易談判結果如何,歐盟對美出口關稅必將高於年初水平。美國官員已多次表示,目前征收的10%全面關稅沒有商量的余地。

歐盟官員們也可能為達成協議被迫做出讓步,包括承諾對華采取更強硬的立場。

歐盟同意特朗普關於中國一直在采取不公平貿易做法的觀點。但鑒於雙方在經濟上的緊密聯系,歐盟的施壓力度有限。

最近,中國用一種對歐盟不利的方式,再次讓它切實感受到了這一現實。

作為對美國關稅的回應,中國對稀土磁鐵的出口進行了限制,這種磁鐵對生產一系列產品至關重要,從汽車、無人機,到工廠用的機器人以及導彈。


由於中國主導著稀土生產,它能用這種限制重創貿易伙伴。

歐洲的政策制定者們最初曾希望,中國的限制措施主要沖擊的是美企。但歐洲的企業在獲得中國批准以購買稀土產品時,也面臨著長時間的拖延。

拖延不僅是由於中國在處理大量申請時需要解決組織工作的問題,而是似乎與歐盟中國之間長期存在的一個貿易爭端有關。

多年來,中國政府一直將技術轉讓或共享作為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准入條件。最近,歐洲的汽車制造商和其他公司發現,它們已遠遠落後於中國競爭對手,中國企業已引領了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以及其他技術的發展。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大眾汽車合資企業在上海的一個汽車存放場,攝於今年4月。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鑒於此,歐盟官員正要求中國企業以技術轉讓作為進入歐洲市場的交換條件。

歐盟還追隨美國,限制向中國出口先進制程半導體設備,這種半導體既能軍用,也能民用。

此舉引發中國強烈不滿。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要求歐盟取消對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的管制,作為恢復稀土產品供貨談判的一部分。

“王文濤部長提出,希望歐方相向而行,采取有效措施,便利、保障和促進高技術產品對華合規貿易,”中國商務部在上個月的一份新聞發布中寫道。

歐洲官員可能會在本月的北京峰會上繼續向中國官員施壓,讓他們提供更為穩定的稀土供應渠道。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彥辭(Jens Eskelund)表示,商會也希望此次會議能夠聚焦於說服中方官員推動更加透明和可預期的監管制度,並解決外國公司在中國經商日益困難的問題。

但發生有意義的變化,或是讓歐洲中國關系更加緊密的前景並不樂觀。歐盟的態度並不積極。

馮德萊恩上個月在加拿大出席七國集團峰會時發表講話稱,中國采取的是“主導—依賴—脅迫”的循環。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644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