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這幾個河南人,掀翻了中國消費市場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泡泡瑪特今年真是殺瘋了。就這樣一款造型奇特的潮流玩具,上萬元都還有人排隊搶購,竟然還買不到。


6月10日,一個薄荷色初代Labubu被拍出108萬元的天價,熱搜話題下的評論,滿是瞠目結舌的驚歎。泡泡瑪特的總市值一度沖到2500億港元,和2023年底相比,短短不到一年半,竟增長8.2倍之多!

在這一波浪潮的助力下,泡泡瑪特的創始人王寧身家也飆升至1467億元,成為河南新首富。不過,隨著股價下滑,僅僅半個月後,這一寶座就讓位給了蜜雪冰城創始人張紅超、張紅甫兄弟,他們以1179億元問鼎新鮮出爐的《新財富》雜志500創富榜河南新首富。


另一家河南企業胖東來,雖然沒有上市,去年利潤也不過8億元,但在商超領域,卻是近年來當之無愧的標杆企業,被譽為“商超界的天花板”,不僅是許多零售企業爭相效仿的模板,還創造了一種近乎神話的模式,不少消費者甚至把它當朝聖地一樣,千裡迢迢去河南許昌體驗一把,一家商場居然成了“沒有淡季的6A級景區”。

為什麼這些企業能成功?

說起來,河南不算是一個經濟發達的省份,但為什麼像這樣能定義新世代的現象級商業品牌,卻誕生在這裡?

01 把服務做到極致

無論是潮玩(泡泡瑪特)、新茶飲(蜜雪冰城)還是商超(胖東來),說起來都屬於傳統消費品行業,既不算是剛需,也不需要多麼硬核的科技,沒什麼高門檻,它們的成功不是因為有什麼獨特的配方、創意或技術,而是能精准捕捉到市場動向,洞察消費者的真實需求,並恰到好處地滿足它。

別看這些企業現在是讓年輕人上頭的“新消費標的”,超越了大批更高端的老牌企業,但如果仔細追溯一下,你就會發現,他們的起點都很低,堪稱名副其實的“平地摳餅”,一開始根本看不出來像是能改變行業格局的創新企業。

胖東來1995年創業時,只是街頭巷尾的一家糖煙酒店;蜜雪冰城創立的1997年,星巴克在納斯達克上市都已經5年了,國內像這樣賣冷飲的小店也遍地都是;至於泡泡瑪特的誕生就更遲了,2010年才開出第一家門店,那時潮玩也早就不是什麼新鮮的概念了。

當然,它們的商業模式各有不同。

泡泡瑪特之所以能賣出那麼高的溢價,創始人王寧一直強調的消費哲學是“無用之用,才是永恒的價值”,換言之,潮玩盲盒的價值並不取決於其功能性價值,而是完整的IP孵化體系和強大的運營能力帶來的對產品獨特體驗的賦值。

相比起來,蜜雪冰城則相反,它一向被稱為“價格卷王”,在眾多奶茶品牌扎堆競逐城市中產消費者時,它卻以“4元手打檸檬茶”的超低價,帶動起龐大的小鎮青年消費群體。

2024年,蜜雪冰城旗下的門店突破4.6萬家,幾乎遍布全國各地,並已開到了中國香港、澳大利亞泰國越南印尼等地,躋身全球第五大連鎖餐飲企業,僅次於麥當勞、賽百味、星巴克肯德基,其擴張速度之快,甚至比這幾個巨頭有過之而無不及。

至於胖東來,與其說它賣的是商品,不如說賣的是一種服務、一種體驗:它吸引消費者靠的不是貨品、陳列這些,而是精准洞察並解決了國內消費者的一個關鍵痛點,那就是對商家的信任度極低。

在一個缺乏有效監管、隨時可能偶遇到假冒偽劣產品和商業欺詐行為的市場上,消費者在購物時充滿著疑慮。他們不是不願意給商家賺錢,但很想知道被賺了多少,希望這個交易過程是透明、誠實、可信的,而胖東來的創始人於東來最初正是靠“真誠、不賣假貨”立足的。

此外,胖東來還以給員工高福利著稱,這反過來又使得員工格外珍惜這份工作,竭誠服務好消費者。這兩方面結合,形成正向反饋,而胖東來被廣泛贊譽為“良心企業”,正是因為它很好地順應了這一社會心理。不誇張地說,胖東來重塑了商超的企業信用。

時至今日,中國消費者其實很願意為高品質的服務買單,問題是如何提供扎扎實實的高品質,讓他們確信物有所值。

河南清豐縣有一家被稱為“地產界胖東來”的企業——冶都集團,扎根於一個小縣城,在地產行業普遍遇冷之際,它近5年來的年銷售額卻逆勢上揚,從8億做到28億元,銷售均價比所在區域同行業高20%,憑的就是近乎偏執的“三極致”(極致產品、極致服務、極致體驗)和“三化”(標准化、流程化、作業指導化),以更加精准、精細化的服務,真正讓業主享受到高品質的生活,切實體會到“便民、實惠、且品質有保障”。





(示意圖)


02 河南商業文化的秘密

為什麼是河南人能把服務做到極致?這就涉及當地特殊的社會心態和商業文化了。

長久以來,河南都被視為一個傳統農業大省(其實至今仍如此),雖然現在農業在全省GDP中的比重已經微不足道(2024年僅為8.6%),但河南仍是全國農業人口最多的省份,多達4428萬(占全省人口的45%),遠高於緊隨其後的山東(3751萬)和四川(3616萬)。這麼多的農業人口,靠種地的微薄收入顯然是很難養活自己的,也因此,在省外流動人口的數量,河南以1610萬遙遙領先於各省。

正因此,河南人幾乎都本能地努力想脫離土地的束縛——能考出去當然最好,但考慮到河南是出了名的“考試地獄”,對大多數成績平平的普通人來說,就很難找到比外出打工、做點小生意更好的選擇了。

在這種情況下,河南人會抓緊每一個機會去從事非農業性活動,不像熱衷於考公的山東可能覺得做小生意低人一等,河南人在這方面的態度更為務實:能賺到錢就好。

一位原籍山東、在鄭州生活了30多年的大姐曾跟我感歎,魯商“迂腐”,在面對市場變動時往往不知變通,但河南人就可以極其靈活務實,能放下身段,且非常能吃苦,這種特質使得他們非常善於做小生意。

河南人的服務意識就來自這種社會文化基底:有錢不嫌小,能洞察客戶的需求點是什麼,還能躬下身子去滿足這種需求,事後還能耐心改進細節。


以餐飲業來說,不像一些地方的服務員態度冷淡,大多數河南的服務員都比較熱情,能把自己放得比較低,沒有架子。由於河南普遍的消費水平就低,這使得服務業從業人員更清楚地知道,要讓客戶願意付費,必須提供物有所值的服務,否則,虛高的收費在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是無法立足的。

河南的龍潭大峽谷,曾因資不抵債成為國內首個進入破產程序的5A級景區,如今卻死而復生,靠的就是“真誠與平價”:景區推出1元的冰棍、2元的礦泉水、2.5元的黃瓜……

這些在全國任何景區都早已見不到的“化石級”物價,讓它意外走紅,重新贏得了游客回歸。這說起來都不算是什麼商業秘訣,只是務實地正視消費者的真實需求:他們不是不想消費,只是要一個能放心消費的地方。

作為一個人口將近1億的大省,河南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有人口就有市場,即便是低端消費。省會鄭州在近代就是作為交通樞紐崛起的,而“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賦予了它商品流通的優勢,特別是小商品、服裝鞋襪、零食、調味品等等,這都給河南人做小生意創造了條件。

河南不靠海、不沿江,近代工業匱乏,現代商業也同樣空白。建國初期,鄭州全城幾乎只有小店鋪、小門面,第一家大型商場是1954年底開業的鄭州百貨大樓。

直到改革開放初期,河南的商業基本仍處於一種“市場真空”狀態,在這裡,沒有什麼穩固不可撼動的商業格局,因而在20世紀90年代爆發了著名的“中原商戰”,一度全國的高檔商場都以鄭州亞細亞為樣板,如合肥頂尖的商場“商之都”就效仿鄭州亞細亞選拔了禮儀隊。

以往在河南誕生的品牌,往往主攻低端市場,但高端的卻相當缺乏,不過,胖東來已經讓人看到了新的可能:服務確實可以為品牌賦值。

至於泡泡瑪特(雖然它不能算一家典型的河南企業,只不過創始人是河南人),更是從一開始就瞄准高端市場,2021年在加拿大開出首家海外店之後,短短4年間,海外收入占比已高達38.9%。



03 河南更像是中國市場的縮影

不必諱言,河南的商業仍存在不少問題。

市場不規范的問題在這裡一個不缺,甚至更嚴重。河南人善於做小生意,但原子化的社會使個體家庭的資金有限,缺乏有效的社會組織進行融資、合作,即便是在省會鄭州,像商會這樣的中間組織和東南沿海相比也不發達,凡此等等,都導致企業在做大做強時往往會遇到一些問題。

可以說,無論是商業領域的創新還是問題,河南比其它省份更像是中國市場的縮影:河南相對較低的消費水平,使這裡勝出的企業更“接地氣”,其商業模式更能推廣到全國各地。

從這一意義上說,河南這些年湧現的變動,比東南沿海的繁榮,更能有力地說明中國市場的活力,它也一定還會帶給我們更多驚喜。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