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这几个河南人,掀翻了中国消费市场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示意图)

02 河南商业文化的秘密


为什么是河南人能把服务做到极致?这就涉及当地特殊的社会心态和商业文化了。

长久以来,河南都被视为一个传统农业大省(其实至今仍如此),虽然现在农业在全省GDP中的比重已经微不足道(2024年仅为8.6%),但河南仍是全国农业人口最多的省份,多达4428万(占全省人口的45%),远高于紧随其后的山东(3751万)和四川(3616万)。这么多的农业人口,靠种地的微薄收入显然是很难养活自己的,也因此,在省外流动人口的数量,河南以1610万遥遥领先于各省。

正因此,河南人几乎都本能地努力想脱离土地的束缚——能考出去当然最好,但考虑到河南是出了名的“考试地狱”,对大多数成绩平平的普通人来说,就很难找到比外出打工、做点小生意更好的选择了。

在这种情况下,河南人会抓紧每一个机会去从事非农业性活动,不像热衷于考公的山东可能觉得做小生意低人一等,河南人在这方面的态度更为务实:能赚到钱就好。

一位原籍山东、在郑州生活了30多年的大姐曾跟我感叹,鲁商“迂腐”,在面对市场变动时往往不知变通,但河南人就可以极其灵活务实,能放下身段,且非常能吃苦,这种特质使得他们非常善于做小生意。

河南人的服务意识就来自这种社会文化基底:有钱不嫌小,能洞察客户的需求点是什么,还能躬下身子去满足这种需求,事后还能耐心改进细节。


以餐饮业来说,不像一些地方的服务员态度冷淡,大多数河南的服务员都比较热情,能把自己放得比较低,没有架子。由于河南普遍的消费水平就低,这使得服务业从业人员更清楚地知道,要让客户愿意付费,必须提供物有所值的服务,否则,虚高的收费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是无法立足的。

河南的龙潭大峡谷,曾因资不抵债成为国内首个进入破产程序的5A级景区,如今却死而复生,靠的就是“真诚与平价”:景区推出1元的冰棍、2元的矿泉水、2.5元的黄瓜……

这些在全国任何景区都早已见不到的“化石级”物价,让它意外走红,重新赢得了游客回归。这说起来都不算是什么商业秘诀,只是务实地正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他们不是不想消费,只是要一个能放心消费的地方。


作为一个人口将近1亿的大省,河南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有人口就有市场,即便是低端消费。省会郑州在近代就是作为交通枢纽崛起的,而“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它商品流通的优势,特别是小商品、服装鞋袜、零食、调味品等等,这都给河南人做小生意创造了条件。

河南不靠海、不沿江,近代工业匮乏,现代商业也同样空白。建国初期,郑州全城几乎只有小店铺、小门面,第一家大型商场是1954年底开业的郑州百货大楼。

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河南的商业基本仍处于一种“市场真空”状态,在这里,没有什么稳固不可撼动的商业格局,因而在20世纪90年代爆发了著名的“中原商战”,一度全国的高档商场都以郑州亚细亚为样板,如合肥顶尖的商场“商之都”就效仿郑州亚细亚选拔了礼仪队。

以往在河南诞生的品牌,往往主攻低端市场,但高端的却相当缺乏,不过,胖东来已经让人看到了新的可能:服务确实可以为品牌赋值。

至于泡泡玛特(虽然它不能算一家典型的河南企业,只不过创始人是河南人),更是从一开始就瞄准高端市场,2021年在加拿大开出首家海外店之后,短短4年间,海外收入占比已高达38.9%。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