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山東免費分房村"不論男女 到22歲就分房"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有什麼事是能讓人完全滿意的嗎?”孔麗珍71歲,身材矮小,戴著個遮風的小紅帽子,端著小凳子坐在群體中,她總是看著遠方不做聲。等人群逐漸散了,才湊上我面前反問我。


孔麗珍有兩個兒子,每個人都分到了一套青年房,自己也因為拆遷,安置到了新的南村社區。但即便如此,她對集體的分配依然有復雜情感。比如,她告訴我,當年拆遷安置的時候,曾經被允諾可以換一套青年房,但後來不知為什麼卻把大兒子的房子性質定義成了“老年房”,此後婆媳關系緊張。她念叨,自從分房之後,兒媳婦再也沒有來家裡看過她。

南村的分房童話裡,並不是完全沒有磕絆。和老年人們待在一起聊天,我很快發現他們對“免費分房”新聞的淡定態度,恰恰源自一個事實:南村的分房,並非一直完全免費。


在2006年,南村社區早期分配適齡青年的青年樓時,平均每戶就需要繳納約39000元的成本價——這一細節被聶凡確認,他當初是花了42000元。盡管在老南村社區能夠分到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但老人們認為成本價還是有些貴了,高琪記得自己千禧年初的工資只有一個月300元,“支不起。”



◎ 大娘們在南村的電動車棚下聊天

到了2009年,分青年樓的福利制度正式確立之後,青年樓“完全免費”過一段時間,青年們只需要繳納暖氣等費用即可入住。但在新南村社區建成後,無論是青年入住,或是安置的拆遷戶,都需要繳納一定的成本價。


幾乎在所有的新聞報道中都提到,適齡青年可以免費分得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但據村民們說,新南村社區最小的樓房也在115平方米,最大的在130平方米以上。“免費”的標准在村民中也有不完全一致的說法,分配的樓房在100或110平方米內免費,額外多出來的面積並不免費。據一位村民提供的數字,大概每平方米2500元。而青年樓只有居住權和使用權,無法轉讓。

“半個南村人”, 30歲的方婷這麼介紹自己。她的母親是南村本地人,自己也在南村長大,前年因為老家拆遷,搬到了新南村社區的回遷房。但她沒有資格參與適齡青年的分房,因為她的母親是南村戶口,父親不是。

熱搜裡,“不論男女”曾是南村分房的關鍵詞。但實際上,2023年更新的《界湖街道南村社區居民公約》第八條裡明確提到,“凡是結婚出嫁的本村社區婦女,不論戶口遷出、是否居住在本社區,停止其一切社區福利待遇”。


這意味著對女性而言,南村社區的福利待遇,只能在與本村男人成婚的婦女中流轉。出嫁的女性被稱作“外嫁女”,屬於“空掛人口”,即名義上戶口在村內,但無法享受南村福利待遇的人。據《南村社區志》,到2022年底,南村的空掛人口為464人。

並非一直如此。方婷曾聽母親說,有幾年,作為外嫁女的母親還能夠分到村子裡的分紅,但後來就逐漸沒有了。方婷問母親,你啥感覺?母親說,關咱啥事,咱又沒有。

南村的福利制度不是無條件的,分房、分紅都如此。在“全面二孩”政策前,居民公約對違反計生政策的男女都會取消福利待遇,比如2013年的居民公約中,已婚育齡婦女必須按規定時間落實節育,不按時間落實節育又私自取環的,會被取消當年年終分紅資格。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16 秒 and 10 DB Queries in 0.01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