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把房子交給國家的中國人 會越來越多吧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比如,一位生活在上海的葛老伯。


他的獨生女在2018年離世,次年,老伴也走了。

葛老伯自己2022年忽然在家中去世,留下430萬元財產和一套兩居室。


由於他沒立過遺囑,所以這些資產還是成了無主遺產,最後徐匯區民政局成了他的遺產管理人。



人生無常,不到最後一刻,誰都不知道自己會經歷什麼。

與其幻想著“養兒防老”“生子繼產”,不如期待制度建設能更加完善、細化一點吧。

畢竟,專家和律師不止一次告訴我們:

“最近兩年,無主遺產的案子明顯在增多,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劇,類似案件以後還會增多。

與此同時,雖然《民法典》確立了民政部門在特定情形下擔任遺產管理人的職能,但具體怎麼履職,怎麼管理遺產,目前為止,國家層面還沒出台過配套的工作指南。這也給基層的工作人員帶來了一些麻煩。”


就像趙女士那套房子,雖然歸屬昌平區民政局管理,但具體怎麼管理,民政局還在開會研究中。



中國新聞周刊》相關報道

除了房產,逝者留下的遺產還可能是汽車。


這時候,讓工作人員頭大的事情又出現了。

管理車產的第一步是拖車,那麼拖車的花費是民政出,還是從逝者的遺產裡扣除?

另有一些比房子、車子更難處理的財產。萬一逝者留下的是一堆空氣幣,或者其他虛擬資產,這種該怎麼管?

沒有細則的話,基層真的難以規范操作。

再有,碰上某些缺德的人,離世前故意欠了一堆債務,所留遺產又不足以抵債,遺產管理人又該怎麼應對?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4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