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血铅事件背后,670万儿童铅暴露风险被低估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03


血铅,没有安全值

人体需要各种微量元素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铁参与氧气运输,锌参与酶活性调节,钙维持骨骼健康。但铅是个例外,它的存在对人体而言纯属“添乱”。


科学界早已形成明确共识:血铅水平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范围”,任何浓度的铅暴露都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遗憾的是,经过数百年的工业化进程,铅已经广泛分布在我们的生存环境中,从空气中的颗粒物到水源,从农田土壤到海洋沉积物,人类几乎无法彻底摆脱铅的“纠缠”。

血铅参考值作为公共卫生防控的重要工具应运而生。这一数值并非安全阈值,而是用于识别血铅水平相对较高、需要重点关注和干预的儿童群体。

在国际公共卫生实践中,“血铅参考值”(Blood Lead Reference Value, BLRV)并不是判断安全或中毒的临床分界,而是一项统计工具,目的是从人群中识别出血铅水平相对偏高的个体。例如,美国将全国儿童血铅检测结果中排在前2.5%的值设为参考线,并根据全国血铅水平的变化定期下调。

当下,中国的血铅参考值标准已滞后于国际趋势。目前中国仍沿用2006年制定的100μg/L标准,低于此数值的儿童仅需接受健康教育。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参考值为50μg/L,美国自2021年起将参考干预值进一步降至35μg/L。日本(专题)为40μg/L,德国为35μg/L,韩国更是严格到22.5μg/L。


数值下降的背后,反映的是各国对儿童铅暴露危害认识的深化。研究表明,即使是低水平的铅暴露也会对儿童的神经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影响智力发展、注意力集中和行为控制能力。

《2017年全球疾病、损伤和风险因素负担研究》(GBD)的分析显示[12]铅暴露仍是导致中国儿童死亡和伤残的第14-15位危险因素,特别是在贵州、甘肃、湖南等重工业集中地区,儿童铅暴露问题依然严峻。


如果采用国际通行的50μg/L血铅限值,约有670万名3-11岁中国儿童的血铅水平需要接受干预,其中包括370万名3-5岁儿童(占该年龄段的2.7%)和300万名6-11岁儿童(占1.8%)[13]。这意味着,在现行标准下,大量血铅水平实际偏高、健康面临潜在威胁的儿童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保护。

今年3月,北京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于小丽等人在《Eco-Environment & Health》期刊发表的研究文章指出,中国亟需将儿童血铅参考值更新至50μg/L[13]。这一标准既符合中国儿童血铅水平分布的第97.5百分位数,也与国际发展趋势保持一致。

标准更新将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研究量化分析显示:血铅浓度每降低10μg/L,儿童智商分数可提高0.185至0.323分;而智商每提高一分,个体未来的劳动生产力将增长1.76%至2.38%。基于这一计算模型,如果实施新的血铅参考标准,预计可为中国带来7.03万亿元至16.59万亿元的潜在年经济效益[13]。

尽管公共卫生专家普遍呼吁更新标准,但政策推进仍面临阻力。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曾牵头制定《0-6岁儿童血铅参考限值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将50μg/L作为儿童铅暴露导致血铅偏高的参考限值。然而,时至今日,这一关键的参考限值标准未有下文。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7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