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賣掉孩子打賞主播的母親,驗資PK直播間,誰更瘋魔?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

2020年,福建一個姓黃的二十歲姑娘,生下了一個男孩。這個單身媽媽選擇把孩子賣了。兩年後,這個媽媽又生下一個男孩,她依然把孩子賣了。兩次賣孩子的錢,她主要用去了兩個地方——買衣服,打賞游戲主播。


她說,“自己生活困難,養不活孩子。”

但賣孩子的錢,可以用來養主播。

這個賣孩子的媽媽,也曾是一個被賣的孩童。我們可以用各種人性最惡的詞加在她身上,也可以把她賺錢、花錢的荒謬選擇,歸為人群中極少數派才會走的歧路,與你我的生活無關。

真的就,毫無關系嗎?

經濟觀察報有篇報道《絕望的“榜一大嫂”》,勾勒過那樣一個女性,她的丈夫曾是優秀的“別人家的孩子”,但2022年,丈夫散盡家財抵押了房子,給抖音的女主播打賞了1600萬。丈夫成為榜一大哥的代價是,妻子只能帶著孩子在三線小城租下一間房子居住;這個妻子後來三次起訴女主播返還夫妻共同財產,但三次遭遇敗訴。由於身為榜一大哥丈夫的不配合,導致許多證據她無法拿到。

但直播間裡,不僅有被極致撩撥的榜一大哥。在極致的游戲規則下,還可以眾籌出“榜一大哥”同樣的買單力。

2025年6月28日,抖音主播孫恩盛、皮皮朱、三斤、陳俏俏等人,在直播間開展了一個叫「驗資PK」的游戲。

只有一個簡單粗暴的游戲規則——每PK要求粉絲在一分鍾內通過刷禮物達到100萬音浪(約10萬元人民幣(专题)),未達標主播需接受懲罰(如表演才藝)。

如果主播全部達標,這個游戲就進入下一輪——再開一個60秒。那天晚上,多名主播已在一場直播內「驗資」十二輪,總打賞流水估值達1200萬~1400萬元,扣除平台分成(抖音抽50%)後,主播人均稅後收入超百萬(最高者約400萬)。



“五陵年少爭纏頭”與“榜一大哥”有什麼區別嗎?

這場12輪1200萬的驗資PK,跟飯圈為愛豆打投,有很大的區別嗎?

沒有,一個游戲能夠存在,本質上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我們熱愛這個游戲。

只是在直播間裡,並不是富家子弟的普通人,忽然跨越階層有了五陵年少的體驗,然後一發不可收拾。

並不歸屬飯圈的人,在60秒的極致時間壓力下,在一輪接一輪的游戲連開中,短時間內失去了思考自己在幹什麼的可能。



有些事,一旦加入,就很難回頭。因為要人承認自己被騙了,比騙他還要難。

如果人性中的沉迷顛倒是一顆種子,過去的幾年時間裡,直播平台們不斷研發著適宜這種子生長發育的環境。那種子也已經從無數個直播間裡迅速擴散開來,可以落在一個普通的家庭裡,長出一棵巨樹,掀翻了屋頂。

2

第一個發明了“直播打賞榜單”的人,也許並不知道,他打開了一個什麼樣的吸金魔咒,或者說潘多拉盒子。

在沒有用戶直播打賞榜單前,榜單僅停留在主播間的競爭。也就是說,榜單作為一個工具,能觸達的可供變現的人性最深處,也就是“性幻想”。


但當用戶的“打賞數額”獨立成為一個榜單時,它能調動的人性,還可以有“榮譽(面子)”“被關注(存在感)”“成就感(要贏啊)”。

這些是人哪怕在日常生活中,都想豎起每一根汗毛去維護的存在。更別說,當維護這些存在時,還可能滿足與主播互動的性幻想。

做直播生意的人,很快都看明白了這是一個什麼游戲,一個可以去人性的暗區裡挖富礦的游戲。

2012年,YY在納斯達克上市,“虛擬禮物變現”被明確為其商業核心。

陌陌在2015年轉型直播後,在YY的機制之上,加入了“本地榜單+社交推薦”等玩法。

2018年後,快手、抖音不僅迎來了自己的用戶快速增長,還強化了榜單視覺反饋、連麥PK、家族賽制等玩法。

2020年後,抖音將榜單與“直播PK”“連麥守擂”“守護特權”等強交互玩法融合。“打賞”一詞有了另一種具象化,用戶與主播間的“賞”,用戶之間“用金錢競技”的打。




當你去搜這些年在直播間的高額打賞案例時,你會看到73歲的老伯花光退休金打賞女主播,沒錢了之後,靠撿廢品繼續打賞;64歲的退休老人,靠借貸成為同城女主播的“榜一大哥”;43歲的家庭主婦,在8個月的時間內,打賞了22歲的男主播700萬元;23歲的女孩,用父親留下的遺產,在女團直播間打賞了200萬元……

對於這些聽起來有些瘋癲的人生,或者說對於直播間裡的用戶來說,他們其實身在一種被雙向惦記的處境中。

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全網短視頻賬號總數達15.5億個,職業主播數量已達1508萬人,日直播場次超過350萬場。

從微觀上,形形色色的主播,你刷直播,總有概率碰到自己的心頭好。

而從宏觀的游戲機制上,“天才的最懂人性”的產品經理們,一直在琢磨著如何讓用戶每次進入直播間時更投入,或者說,更容易沖動。

在若幹起,夫妻一方向主播追討直播打賞的案件中,榜一的配偶們會驚奇地發現,平台從直播打賞中抽成,通常在50%左右。可是,如果仔細端詳各方在這個游戲中的貢獻,平台拿的,確實是他們應該拿的。

3

我問了問AI,抖音和快手宣傳的直播間的社會價值,都有什麼?

得到的回答包括並不限於——讓殿堂級藝術走進尋常百姓家,促進了文化藝術的傳播與普及;鄉村直播吸引了游客,推動了鄉村振興;通過提供新的銷售渠道,促進經濟發展;傳播了非遺與民間的藝術;促進了就業創業;以及通過觀眾之間以及觀眾與主播之間建立社交聯系,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



非常美好,非常豐富。

但很想問一句,這些社會價值的實現,究竟是哪項需要用戶打賞的榜單?需要高強度60秒的驗資PK?



回到標題裡問的那個問題,那個賣掉孩子打賞游戲主播的媽媽,那個驗資PK的直播間,誰更瘋魔?

生活的磨難裡,瘋狂的是個體。某些游戲規則,卻能批量化點燃心魔。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