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招生組的故事:"很多信息並不神秘,也不需要花錢"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6月15日,2025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志願填報現場咨詢會在上海建橋學院舉行,吸引了上海及長三角地區的眾多考生和家長參與(新華社/圖)


前置與後覺

6月23日17時,天津某重點中學理科生林方在前往蘇州畢業旅行的火車上,用手機查到了自己的高考成績——697分,在本市排位百名出頭。


很快,他的微信上跳出一條消息,來自北京某頂尖高校的招生老師。

林方並未親歷外界盛傳的頭部高校線下“搶人”場面,但一位北大校友、現任職於某985高校的老師向《南方人物周刊》證實,網傳的盛況並非誇張:“以前有的學校會提前安排好車輛,停靠在省內幾所重點中學間的交通樞紐附近,一旦放榜,便立即出發與目標考生取得聯系。”

2025年2月,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加強對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規范管理。《通知》指出,“要積極倡導科學的人才觀、成才觀、教育觀,進一步引導扭轉功利化的教育傾向。”

這一政策是在2024年有關規定基礎上的延續和強化。早在2024年,教育部就已對招生宣傳和咨詢工作紀律作出明確要求:高校不得以高額新生獎學金、違規承諾錄取(包括承諾錄取專業、本碩博連讀或貫通等)或入校後重新選擇專業等方式爭搶生源;也不得通過優質生源登記表、志願填報意向書等形式吸引或誤導學生。

多位參與招生的老師和考生告訴《南方人物周刊》,與往年不同,2025年,大多數招生組已經無法輕易拿到考生名單,只能“各顯神通”——或依靠與中學建立的聯系網絡,或通過前期活動中與考生建立的直接聯系展開工作。


實際上,頂尖高校對優質生源的爭奪遠在放榜之前。

林方曾參加過北京某名牌高校的寒校和暑校——這是該大學在寒暑假期間面向優質高中生舉辦的選拔性體驗營。2025年上半年,這所高校和另一所頂尖高校多次赴該重點中學宣講,並定向約談了該校成績位列前50名的高三學生。林方所在的學校高三期間有7次模擬考,“按照往年的經驗,前15名基本可以上清華,前20能進清北,前50上‘華五’(即華東五校:復旦、交大、南大、浙大、中科大等五所東部頂尖高校)問題不大。”

考慮到高三學習時間緊張,林方在高二暑假就提前研究並篩選了自己預估分數段附近的意向學校和專業。這樣,待高考成績出來後,他就能迅速定位到可以填報的學校和專業,節省時間和精力。“在排序時,我最看重的是城市,其次是學校,最後才是專業。我更關注每個專業的最佳發展路徑,因為我相信無論選擇哪個專業,我都有能力朝著它最好的前景發展。而且在一流大學裡,轉專業或換方向的路徑也非常多元。”


高考出分後的幾天裡,林方咨詢過的招生組不限於清華、北大、復旦、上交和浙大。6月29日下午兩點,剛剛通過清華強基計劃基礎能力測試、正等待幾日後綜合素質考核及體育測試的他,提交了志願——第一志願為清華,第二志願為北大。“在清華認識的學長更多,感覺跟我的氣質也更相符。”林方解釋道。



6月22日,浙江金華,2025年浙江高考招生現場公益咨詢會(金華場)在浙江師范大學舉行。高校招生負責人解答考生和家長關於招生政策、志願填報等疑問(視覺中國/圖)

各種形式的招生宣傳前置雖然初衷在於提前鎖定目標生源,但也為部分學生提供了更早了解高校、提前規劃升學路徑的機會,使其得以有的放矢,決策更從容。

然而,在部分經濟欠發達地區,盡管考生理論上享有同等的互聯網信息獲取渠道,同樣能在高考出分後聯系高校招生組獲得專業指導,但由於前期對高校的專業認知不足、志願填報知識儲備匱乏,缺乏清晰的自我認知,當他們需要在短期內消化海量信息並作出關鍵抉擇時,就容易陷入兩難:要麼輕信所謂的“專家”、盲目跟隨,要麼陷入“出分抓瞎”的茫然。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7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5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