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法國男子縱火成癮 15天燒山31次,停不下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夏季往往是火焰的溫床,熱浪席卷,大地幹裂、山林顫抖。但今年法國南部的火,燒得特別快,也格外詭異。


那些潛伏在風中的火種,不僅來自氣候,更來自人心。

2025年7月5日,法國南部埃羅省(Hérault),一名年約三十歲的男子在佛羅朗薩克(Florensac)被捕。


他是當地的居民,家就住在佛羅朗薩克。他看起來很普通,沒有任何危險的特征,也不是不小心點著野草的徒步客。

但他是那個——從6月21日到7月4日,在短短兩周內點燃了至少21場火災的人。

起初,人們以為這只是一個“倒霉”的夏天。幹旱、熱浪、風力,每一個元素都像在逼迫大火爆發。消防員爭分奪秒搶救,居民人心惶惶。但有些火勢來得太有規律、太巧合——甚至發生在無風、非高溫時段的區域。

直到那天,佛羅朗薩克的男子被逮住了,他承認了其中的21場縱火行為,分布在Saint-Pargoire、Vendémian、Puilacher、Canet與Le Pouget等地。

而這還不是全部。他被懷疑引發的火災總數達31起。這並非自然之火,而是有人,悄悄地,一次次拿著火種走入林中。

在審訊中,男子說了一句話,讓在場的調查人員背脊發涼:“我不會停下的。”

他說,他有一種“沖動”,就像一種身體裡的風暴,它不是出於報復,也不是政治立場,只是一種無法遏制的欲望——點火,看火焰升騰,看消防車趕來,看一切歸於灰燼。


我們在聽一個人陳述他的“心理成癮”。他不是要殺人、也不是要燒掉誰的房子,但他在燒的是公共空間——我們的自然資源,我們的安全感,我們的共同家園。

男子早已在被懷疑的名單上。警方關注他多日,秘密走訪了鄰裡。鄰居說他有些怪異,不太合群。但他沒前科,沒有精神病史,沒有威脅社會的言論。他只是,悄悄地,一次次地,帶著一根火柴走進山林。



想象一下,一個成年人,一次次在夜色中走入樹林,點起一把火,然後離開。這不是一時沖動,而是一種周期性行為。而更可怕的是,他的行為被熱浪、幹旱所掩蓋,幾乎具備了“完美犯罪”的條件——如果不是警方加緊巡查,沒人會把這些火串聯起來。


最終,在男子父母的居住地發生又一起火災後,他被捉拿歸案。

幸運的是,這31場火都被及時撲滅,沒有造成人員死亡。但代價仍然巨大:消防資源被嚴重占用,山林植被受損,民眾心理遭到極大打擊。

而真正令人擔憂的是,如果這名男子沒有被發現,他是否會繼續燒下去?會不會在某個角落,還有和他一樣的人,借夜色與高溫的掩蓋,悄悄點燃火焰?或者,終於有一天,這些“釋放內心”的火燒進了民居?

法國山林防火條例嚴格,幾乎每個林區入口都標注著禁止生火、禁止丟煙蒂、禁止燒烤等規定。但這樣的警示,往往抵不過一人的“沖動”。我們習慣把山火看作自然災害,卻忽視了人為災害的可能。

每年,法國超過三成的森林火災是人為引發的,其中一部分,就是蓄意縱火。而我們對縱火者的想象太單一了:抱怨政府的極端分子、醉漢、心理變態者……我們從未想過,一個看似平常的男人,也許只是太沉迷於看火焰的跳動,就能毀掉整片森林。

在我們的社會機制中,一個縱火犯通常被當作罪犯,而不是一個需要醫學幹預的個體。而精神科專家也承認,縱火癖(pyromania)是極其復雜的疾病,極少被主動診斷,常常直到災難發生之後,才浮出水面。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已經有 1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1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曰.東.帝.秋] 2025-07-12 12:35
    直接燒死 哪那麼多廢話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37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10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