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杨少华:蔫了一辈子,逗乐几代人(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0世纪80年代,刘俊杰与杨少华是天津市曲艺团的同事和搭档,刘俊杰告诉新京报记者,那时,他做逗哏,杨做捧哏。刘俊杰还记得那时候说相声的热闹景象,“看得人多,说啥人都乐。”


两人合作时,杨少华的 “蔫哏”技术还没有炉火纯青,即使如此,刘俊杰也认为,杨少华对他业务上是有帮助的,“杨少华把握人物准,不管是蒙人的,糊涂的,还是假装糊涂的,人物贯彻始终,所以他可信。他在台上爆发力很棒,没有准词儿,但情绪全对,相声是感觉的艺术,他的感觉太到位了。”

1990年前后,杨少华决定离开天津“北漂”,他曾回忆道,天津大腕太多,有演出根本轮不到自己,家里要等着用钱,所以他决定去北京闯荡。


━━━━━

“我要开花”

北京,真正使得杨少华名声大噪的,还是他的“蔫哏”表演,那时,杨少华的“蔫哏”功夫得以炉火纯青,他在舞台上慢半拍的反应造就了独特的表演节奏,这种表面木讷、暗藏机锋的“蔫哏”风格,开创了相声表演的新境界。他也在技艺最纯熟时遇到了赵伟洲与《枯木逢春》,一句“我要开花”红遍全国。

《枯木逢春》是无数相声爱好者心中的经典佳作,喜剧评论人郑猛初听就觉得眼前一亮,“杨少华的蔫哏确实感觉非常精彩,他一定有刻意的地方,但这种刻意又丝毫不让人讨厌,我们很难看到老年人身上有这种气质的呈现,甚至有点‘老不正经’的,有点‘坏’的,但他的尺度拿捏得很好,是让观众接受的,喜欢的。”

早些年刚入行时,衡治曾听着杨少华的作品一段段学习,文本的结构、表演的状态、语句的节奏,“他怎么说我怎么说,从模仿开始。”


杨少华因此迎来了“老来红”,后来又与儿子杨议合作相声《肉烂在锅里》,在2003年的央视第二届相声大赛上获得一等奖。

父子合作不易,何况杨少华年事已高,后来杨少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杨议要求高,“我最怕的就是忘词。把词写手心上,结果一洗手词没了,我儿子说,你怎么那么笨?爷俩说相声最难呐。我不能跟他要便宜,他也不能跟我要便宜,量逗之间,两个人得互相逗,爷俩不行。”


父子档为他们迎来了事业的高光,2004年,杨议自导自演的都市喜剧《杨光的快乐生活》播出,2004年,杨议自导自演的都市喜剧《杨光的快乐生活》播出,杨少华在剧中饰演杨光的父亲杨丰年,这是一个身着跨栏背心,趿拉着拖鞋,满口地道天津话的小老头,他那句“杨光你可长点心吧!”深入人心。



▲ 杨少华房间的柜子上摆放着桃子工艺品,旁边是泥塑大师为他塑的像。新京报记者 李冰洁 摄

走红之后,杨少华终于迎来了能够松下一口气的晚年,他爱舞台,珍惜来之不易的走红。杨议记得,2003年正月,他们应邀到新加坡演出,杨少华因肺炎、发高烧,一下飞机就被送进了医院。当晚就有演出,杨少华躺不住,他说,“那么多观众等着我呢,不去哪行?”大儿子杨威哀求说少演一场,杨少华不干,“给人家晾场子,就是死你爹也不干那缺德事。今儿个就是爬,我也得爬到剧场。”众人拗不过他,只好让他去。

临上场,杨少华特别叮嘱主持人:“千万别告诉观众我病了,别影响了大伙欣赏艺术,不能让观众降低对我的要求。”他上台说了一段单口相声《笑话连篇》,观众的掌声持续了将近一分钟,又返场,说了一段《狗碗儿》,来回四次,直到杨少华跌坐下来被两个儿子抬回医院。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0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