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長視頻的中場戰事:精品化、短劇和AI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定焦One(dingjiaoone)原創

見習作者 | 陳丹


編輯 | 魏佳

“不要說劇拍得好不好看,到底有多少人還在看劇都是一個問題。”編劇柏邦妮在一檔播客節目中感歎——長劇行業真的到了一個非常艱難的時刻。

從今年上半年的長劇市場來看,這種焦慮並非個別從業者的情緒。

根據雲合數據,2025年上半年,長視頻平台共上新271部劇集,比去年同期的237部略有增加。但從劇集熱播期集均有效播放來看,數據卻全面縮水。

截至目前,僅《漂白》一部劇的集均播放量達到5000萬以上,4000萬以上只有《藏海傳》和《國色芳華》兩部。甚至3000萬也成為一道不好跨越的門檻,能夠上的只有四部:《難哄》《折腰》《六姊妹》《雁回時》,就連國民級演員孫儷、王寶強分別主演的口碑劇《蠻好的人生》《烏雲之上》《棋士》,集均播放量也只有2000萬+。

相比之下,2024年同期前十名劇集集均都達到了3000萬以上,劇王《慶余年第二季》更是達到1.1億。一年之隔,不僅頭部劇的數據相差甚遠,中腰部劇更是大面積啞火。近300部新劇,大部分默默上線默默下線,激不起任何水花。



2025年上半年(左)和2024年上半年(右)熱播劇集均播放量對比 來

正如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所說,現在屬於長劇轉型的陣痛期,大量注水的劇集會被淘汰,高品質、高溢價的劇集會出來。“雖然頭部會越來越少,只要出來一部好劇集,溢價方面會更厲害,一部頭部作品能勝過過去三部。”

但高溢價長劇還沒跑出來,短劇卻來勢洶洶。

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5)》顯示,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劇的用戶規模達到6.62億人。另據QuestMobile數據,短劇平台紅果3月月活用戶數達1.73億,與優酷視頻的月活差距進一步縮小至1200萬。

另外一邊,長視頻的付費會員數徘徊不前。騰訊視頻的付費會員數自2021年達到1.24億最高點後,一直在1.15億至1.2億之間徘徊。一部《狂飆》曾讓愛奇藝的付費用戶規模短暫摸到1.3億,但到2023年第四季度這一數字降到1億左右,此後愛奇藝便不再公布會員數。

會員難增,廣告收入也持續承壓。愛奇藝2018年品牌廣告收入接近110億,但2024年已萎縮至40多億。今年Q1廣告收入繼續下行,營收13.3億,同比降10%。芒果TV母公司芒果超媒廣告收入也從2021年的54.53億高點縮水至2024年的20.15億。

用“提質增效”取代“野蠻生長”是過去幾年愛優騰芒的共性選擇。通過“降數量、升質量”,到2025年一季度,主要的長視頻平台均實現整體盈利,行業格局競爭趨於穩定。但在爆款缺席的市場中,免費的短劇是否會蠶食其最後的增量?優愛騰芒又該如何突破困局?



不賭爆款,追求ROI

講不出好故事,就會被淘汰。但相比以往的花錢賭爆款,優愛騰芒現在更強調內容的確定性和ROI。

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在線視頻BU執行委員會董事長孫忠懷在今年上海電視節期間介紹了騰訊視頻內容邏輯的改變:從“過去不計代價賭超級爆款”,到更注重“提升整體項目的成功率,降低平均項目的虧損水平”。“整體成功率提升了,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有幾個爆款,才是劇集商業模式能夠持續的關鍵。”

在創作上,騰訊視頻鼓勵三個風向:一是支持主創足夠專注,給予充分的時間創作;二是支持前置劇本開發,引導選題更加契合目標觀眾,更有預見性;三是支持主創團隊有極致和突破自我天花板的追求。

愛奇藝則要減集數和時長,但增加項目數和總預算。在項目的分配上,王曉暉此前提到,80%的作品要迎合市場,向下共情、向下兼容,剩下的20%要重視劇集的藝術價值,嘗試去捅穿天花板。

換言之,能任性試錯的項目不多了。

打出“為好內容全力以赴”slogan的優酷也進一步深化了精品內容的布局。5月28日,優酷發布了全新廠牌“優酷原創”,以“強敘事”、“系列化”、“國際視野”三點為重心,目的只有一個——好故事。

雖然表達不同,三家平台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創作升維,不僅要提升項目整體的成功率,頭部劇還要捅破天花板,實現高溢價。

在平台工作的制片人桃子感觸很深——項目過會更難了。她介紹,現在平台非常重視每個項目的ROI,為了最大限度的保證項目的成功,往往傾向於作品表現好的,有名氣的主創。與此同時,對於劇本的評估也越來越嚴格。



圖源 / Pexels

因為平台想要的確定性,編劇羅茜失業了。她告訴「定焦One」,現在大部分項目都想找頂尖編劇或者有過爆款作品的編劇,腰部的、金字塔底的編劇已經接不到活兒了。

羅茜剛剛入行時靠寫分賬劇為生。那時候,她給自己的職業規劃是:寫幾部分賬劇積累項目經驗,之後再接B級、A級項目的劇本,慢慢打開名氣。後來,行業降本增效,大部分分賬劇、B級項目被視為無效產能,從平台的內容金字塔中剔除。好在橫屏短劇彌補了一部分空缺,讓羅茜這樣的新人能夠留在行業。

但現在連橫屏短劇的項目也已經很少了。羅茜以及她認識的編劇都已經離開了長劇行業,要麼轉行了,要麼去寫短劇了。她現在去了一家短劇公司,主攻海外短劇。

降本雖易,但提升項目整體成功率和實現創作升級難以一蹴而就。

檸萌影業董事長蘇曉在今年的一次行業會議中指出平台和行業的困境。他表示,四大視頻網站已經成為每一部劇的主要投資方,也是劇集產能的主要的發動機。過去,平台因為用戶和會員都在快速增長,可以支撐虧損買劇,但現在用戶的增長遲緩,平台不得不降低產能以求盈利。

“但從整個產業的角度來看,市場不能再進一步萎縮,一年兩百多部是一個需要堅守的數字,數量是質量的前提,產能過低會導致資本和人才的遠離、創新乏力,精品創作會失去人才和土壤。”蘇曉說道。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Q1劇集開機數字與2023年同期相當,相比去年同期跌去半數以上,為近四年內開機數量最低。有行業人士估算,今年長劇的開機率就在200部左右。換言之,行業已經站在蘇曉說的那個臨界點上。




桃子告訴「定焦One」,當前長劇精品率整體不足更深層次的症結在於編劇能力和制作水平提升不上來。過去長劇開機量大,從業者多,但投機者也很多。她希望通過這一輪降本增效,擠去行業泡沫的同時真正實現優勝劣汰。

“真正有講故事能力的編劇和導演還是太少了,尤其是編劇。”桃子感慨。

他們工作室采取的辦法是,盡量找故事把控力強的導演,編劇則找新人。“新人的培養需要時間,也需要項目。閉門造車不行,他們得學會跟導演、制片人溝通。”桃子的團隊願意冒險,陪編劇成長。

短劇是增量,但非“救世主”

視頻始終是優愛騰的根基,但創作升維需要更長的時間和周期。面對眼下短劇的沖擊,優愛騰芒選擇打不過就加入。相比於過去幾年的防御姿態,今年幾家平台已經全員擁抱豎屏短劇。

愛奇藝早在2024年9月便宣布發力微短劇賽道,正式推出“短劇場”和“微劇場”。前者以橫屏內容為主,每集時長5-20分鍾;後者以豎屏內容為主,單集時長1-5分鍾。根據愛奇藝3月份公布的數據,微劇頻道在愛奇藝移動端用戶時長排名中位列第三,僅次於劇集和電影。

騰訊視頻於今年初開始布局豎屏短劇,目前已累計上線24部自制劇,儲備超兩萬部豎屏短劇。在2月舉行的中國電視劇制片產業大會上,騰訊在線視頻副總裁王娟表示,平台將把劇集預算的10%-20%投向橫屏短劇開發。

相比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優酷進入微短劇的動作晚了許多。直到今年3月19日,阿裡大文娛(已改名為虎鯨文娛)CEO、優酷總裁樊路遠在內部會議上拍板宣布成立微短劇中心,掛靠在商業化部門運行。優酷APP界面上,原先的“短視頻”標簽被更名為“短劇”,並與“淘好片”進行了位置調整,在主屏上從第四位躍升至第二位。

不同於紅果的“免費+廣告”模式,優愛騰芒延續了長視頻“會員+付費”的商業模式。用戶需充值會員才能觀看大量優質內容。與此同時,平台也通過廣告植入、貼片廣告等方式獲取收入。



圖源 / Pexels

在內容層面,幾家平台都選擇以精品化作為突圍的方向,通過提升分成比例來吸引優質的短劇內容方。相比紅果的海量模式,長視頻平台並不想要粗制濫造的“割流量短劇”,而是制作門檻更高的精品化短劇。


譬如愛奇藝廣告與會員收入中50%-80%將直接分配給內容方,激勵精品內容創作,推動行業從“流量驅動”向“內容驅動”轉變。騰訊視頻則一再升級短劇的激勵機制,最終明確了“獨家首發、時長計價、入口合規”的精細化分賬機制。片方想要獲得更多激勵,就得是獨家、首發、還得長留住用戶。優酷將獨家S級短劇分賬單價從6元提升至16元/CPM,數據優異者分賬收入最高上浮120%。

依托字節系流量生態,紅果模式的核心優勢在於極低的獲客成本和規模化的內容供給。而優愛騰更多是通過 “頭部爆款驅動會員經濟”,因此短劇也主要以精品化分賬模式為主,追求內容溢價而非流量規模。

在羅茜看來,在劇綜增長疲軟的背景下,短劇可以成為長視頻平台的一個增量。但短劇究竟能帶來多少增量價值,羅茜並不樂觀。一方面,優愛騰無法復制紅果的模式,短時間內突破下沉市場。另一方面,單部精品化短劇的對於會員和廣告的拉升作用還無法與頭部長劇相比擬。更何況,相比紅果通過堆量來賭爆款的模式,優愛騰平台短劇的爆款率要遠遠低於前者,畢竟紅果的投入程度更大。



AI、出海,IP變現,成效待檢

孫忠懷在近期發言中,將“AI會怎樣改變內容生產和消費”視為行業的變量之一。從今年上半年來看,長視頻平台對於AI的投入明顯加快。

騰訊視頻在今年6月成立了AI影視表達工作室,主要探索AI技術在影視創作和消費領域的可能性。雖然目前披露的信息還不多,但業界普遍的觀點認為,這是騰訊視頻的中長期戰略。

愛奇藝近期在AI方面的動作則更聚焦用戶體驗。今年4月,愛奇藝推出了兩個新功能——“跳看”和“桃豆”個人智能助手。前者通過AI技術分析視頻畫面,提煉出敘事精華點,用戶上下滑動就可在各個敘事點上跳轉。後者則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智能交互服務,涵蓋搜片、薦片、客服問答、暢聊內容等。

愛奇藝將AI定位為一個“創作協作者”,在前期策劃與開發、拍攝與制作以及後期與宣發階段提供支持均推出了AI相關產品,如虛擬拍攝、個性化推薦等。

事實上,無論是愛奇藝還是騰訊視頻,對AI的布局都指向同一個核心目的:提升工業化效率。

一般來說,長劇的拍攝周期往往需要2-3年,流程長、成本高,對於用戶和市場的反饋也比較延後,難以與快周轉、低風險、高迭代的短劇抗衡。在這樣的競爭壓力下,AI被視為提效的關鍵方式。

除了AI,出海和IP變現也是幾大視頻平台穩步推進的戰略。

今年,愛奇藝先與埃及流媒體平台WATCH IT達成合作,後又在迪拜正式成立中東和北非分公司。前幾天,愛奇藝還與印尼通信運營商Telkomsel達成戰略合作。截至目前,愛奇藝已經形成東南亞、北美、日韓和中東北非四大重點運營區域,國際版累計服務超1億用戶。



圖源 / Unsplash

根據愛奇藝財報,2024年Q4,海外業務總收入和會員收入保持同環比雙增長。愛奇藝電影及海外業務群總裁楊向華表示,“2025年愛奇藝海外業務將在保持盈利的前提下,最大程度追求收入增長。”

騰訊視頻同樣發力海外。截至2024年底,WeTV APP(騰訊視頻海外版)總下載量超2.5億,整體收入保持兩位數的增長態勢。在東南亞市場的OTT平台中,WeTV用戶時長消費占比第二。

在IP變現上,愛奇藝加快了線下樂園的開發。如以《唐朝詭事錄》《蓮花樓》《大話西游》等IP為核心,在揚州、開封建設愛奇藝樂園;在西安大唐不夜城設立《唐朝詭事錄》VR劇場,帶動“文旅+IP”消費熱潮。此外,愛奇藝還在今年宣布進軍內容電商,依托會員消費力、明星IP資源打造“邊看邊買”場景。

從各項動作來看,長視頻平台基本確立了三大轉型路徑——技術(AI)、市場(出海)、生態(IP)。但這三個方向的業務仍然處於“播種期”,尚未形成穩定的造血能力。

AI方面,盡管探索不斷,但真正劃時代的應用尚未出現,目前優愛騰的布局,更多是以技術重構內容產業的中長期戰略卡位。

平台出海雖然增速不俗,但短期還難貢獻高營收和利潤。而且隨著奈飛、迪士尼等海外流媒體巨頭在亞洲加大投入,也會擠壓國內視頻網站的溢價空間。

至於IP衍生,現階段仍停留於聯名商品,缺乏迪士尼級的情感穿透型產品。線下樂園雖然話題感強,但投入巨大、運營難度高,回本周期存疑。

總結來看,各大視頻網站的盈利目前更多是建立在“成本緊縮+會員漲價” 的脆弱平衡上,而非源源不斷的增長動力。對於已經穿越20年風雨的長視頻平台而言,未來仍然是挑戰和機遇並行。

*題圖來源於Pexels。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