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好不容易955的新中产,在健身房卷起来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人们选择健身,往往受微妙的时代心态所影响。而与健身相关的观念转变,总是直接体现在审美的发展趋势中。


最先响应变化的是女性。随着性别意识的觉醒和对传统身体规训的反叛,女性不再单纯追求更纤细的腰身,转而开始考虑如何通过训练获得更多的肌肉量、更好的运动表现。

舆论场上伴随着健身观念的变化而产生的分歧,也越来越多。


其中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关乎女性专属健身房。有人将女性专属健身房视为女性踏进力量区的第一步,认为这类场所能减少女性因被凝视而感受到的不适感。也有人将这类健身房斥之为收“粉红税”的地方,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女性在传统健身房里的空间,还收取了一笔额外的费用。



2025年6月14日,重庆。瑜伽爱好者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练习瑜伽。(图/周毅/中新社)

两性对待健身的态度仍有微妙的差异。这种差异,时常由社交媒体上的流行趋势和商业话术建构而成。

例如,在社交分享平台,男性较少会产出有关健身穿搭的内容,但随处可见女性的健身OOTD (今日穿搭)。健身把女性从“白瘦幼”的审美中解放了出来,却又塑造了新的消费主义视域下的美学体系。运动品牌则在“自律”和“健康”等观念中挖掘出新的消费点,引导女性产生新的购买行为。


社交媒体上清一色拗好的造型、雷打不动的健身打卡记录、曼妙的身材曲线和令人羡慕的腰臀比,让人将“肥胖”和“不自律”画上了等号,却忘记了,健身本身,或许就代表着某种特权。

试想一下,你在“996”工作状态下加班到晚上9点,劳累了一天,你花光仅剩的力气回到家里。此时此刻,只想吃点高热量的食物犒劳自己,然后洗个热水澡,躺在床上驱散一身的疲惫。与此同时,对工作安排有更大自主权的群体,可以悠闲地把某个时间段分给健身,并且丝毫不影响他们的财富自由。




(图/《闪耀的她》)

健身痕迹,有时候是一种符号。线条优越的身体不仅意味着人们拥有良好的健康状况、足够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充分的自律和驱动力,更透露出其拥有的可投入健身事业的经济实力及可支配时间。

据统计,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为36741亿元,2025年这个数字预计达到5万亿元。健身,从生活方式升级成“生存刚需”。在全民健身热潮中,我们仍不知道,自律是真的让我们获得了等价的自由,还是给自己套上了新的枷锁。

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书中,日本(专题)小说家村上春树写下了自己坚持跑步的心境:“坚持跑步的理由不过一丝半点,中断跑步的理由却足够装满一辆大型载重卡车。我们只能将那‘一丝半点的理由’一个个慎之又慎地不断打磨。见缝插针,得空就孜孜不倦地打磨它们。”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