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馬斯克: 首富不夠錢?馬斯克彈藥告急,xAI陷資金危局!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然而,融資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早期債務融資曾因投資人質疑條款結構而受阻,xAI隨後調整協議,包括限制資產轉移、設定債務上限等措施,以增強投資者信心。這一調整成功吸引部分機構重返談判桌。


此外,xAI已經從硅谷的一些頂級風險投資公司獲得大量投資,比如紅杉資本。但知情人士透露,盡管xAI“籌款力度極大”,其資金仍僅能勉強維持運營。

xAI的財務需求主要源於其激進的硬件戰略。與依賴租賃算力的競爭對手不同,xAI堅持自建基礎設施。馬斯克甚至宣布計劃打造一台配備100萬個英偉達Blackwell GPU的超級計算機,預計耗資50億至6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500億元),有望成為史上最昂貴的AI基礎設施項目。


目前,xAI已在北美部署數十萬GPU,部分與特斯拉和X(原Twitter)的數據中心共享資源,以優化成本。但如此龐大的硬件投入仍需巨額資金支持,而xAI尚未明確披露資金來源。

盡管外界對xAI的“月耗10億美元”議論紛紛,馬斯克在X上駁斥該說法為不實言論,但未提供具體數據。知情人士稱,這一估算基於內部簡報和投資者文件,反映出xAI的激進擴張策略。

分析認為,馬斯克正采取“燒錢換領先”的戰略,試圖通過大規模融資、硬件投資和快速迭代,在AI軍備競賽中超越OpenAI、Anthropic和Google DeepMind。然而,能否在資金耗盡前實現技術突破,仍是未知數。



估值1130億美金,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截至目前,xAI最廣為人知的產品是馬斯克的“反覺醒”聊天機器人Grok。這款AI曾因發表爭議性言論(如涉及“白人種族滅絕”的討論)引發關注,其表現不穩定,甚至被戲稱為“有時會突然醒來”。

2024年3月,xAI以全股票交易正式收購社交媒體平台X(原Twitter)。這筆交易對xAI的估值為800億美元,對X的估值為330億美元。由於X背負120億美元債務,實際交易成本達450億美元。合並後公司整體估值升至1130億美元,標志著AI行業估值的快速攀升。

此次收購為xAI帶來兩大核心優勢:數據資源,X平台的海量用戶帖子和機器人生成內容,可直接用於訓練Grok,省去高昂的外部數據采購成本;算力共享,X此前采購的AI芯片集群,現由xAI調配使用,進一步降低硬件投入。


xAI向投資者承諾,公司將於2027年實現盈利。摩根士丹利預測,其2029年收入或突破130億美元。若成真,xAI將比競爭對手OpenAI提前兩年邁入盈利階段——後者預計最早2029年才能實現正現金流。

不過,這一樂觀預測建立在多重假設之上:Grok快速普及並深度集成至X平台;成功開拓企業級AI工具市場;與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等業務協同落地。

目前,xAI的營收幾乎全部依賴X Premium訂閱服務,2024年預期收入僅5億美元,遠不足以覆蓋運營成本。相比之下:OpenAI 2024年預計營收127億美元,ChatGPT用戶超1億,並深度嵌入微軟生態;Anthropic等對手也在加速商業化。

此外,xAI仍需填補9.3億美元資金缺口。盡管馬斯克個人財力雄厚(曾支撐特斯拉、SpaceX度過虧損期),但分析師指出,其自建超算集群的策略成本極高。例如,計劃中的百萬量級英偉達Blackwell GPU集群,耗資可能達625億美元。

經濟學家盤和林分析,xAI的高成本源於兩大因素:合成數據訓練,與主流“數據蒸餾”不同,xAI需先構建AI生成數據,再反哺模型,形成閉環。這一技術路徑成本高昂,但長期或更具競爭力;政治關聯成本,馬斯克團隊曾為特朗普政府無償提供AI服務,如今既無名譽回報,也未轉化為商業收益。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4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