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聊齋:蘭若寺》:前兩個故事太低幼,後三個故事主題風格更統一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怎麼說呢?我猜很多人觀影之後都會和我有一樣的感覺。

如果沒有第一個《嶗山道士》、第二個《蓮花公主》這兩個故事就好了!


前兩個故事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有些過於低幼了吧。



從主題層面講,第三、四、五個故事都是關於“愛情”的,《小倩》講的是亂世生死情,《畫皮》講的是浮世夫妻情,《魯公女》講的是至情至愛、生離死別;三個故事主題統一,從不同層面去解讀“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從風格層面講,第三、四、五個故事都有較強的恐怖元素,《小倩》的夜叉姥姥,《畫皮》的奪命厲鬼,《魯公女》的冥界黃泉……都與“聊齋”鬼怪志異的風格相一致。


而且從畫風的角度講,後面三個故事的畫風也相對統一,整體性很強,更貼合成年人的觀賞偏好。



而第一段《嶗山道士》,畫風毛茸茸的,看著就不像是給成年人看的;第二段《蓮花公主》,劇情設計更加低幼,一個小孩畫畫、做夢夢見和小蜜蜂精靈蓮花公主一起戰勝大黑蛇,這不就是逗小孩玩的嗎?


不知道當時主創是怎麼考慮的,是想打造一個籠絡全年齡段、適合所有觀眾的合家歡電影嗎?

也許初衷是好的,想在暑期檔,讓父母帶著小孩一起看,但主題、風格、畫風都不統一,搞得不倫不類,結果並不討巧!

總之,我的直觀感受是,前兩個故事太無聊,看著都要睡著了。其實這兩個故事,如果再加一個同樣低幼的故事,可以做成另一版本、適合兒童觀看的《蘭若寺》。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