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宗泽后公开宗氏族谱:宗馥莉不存在未公开的兄妹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接班人的改革受争议


作为接班人的宗馥莉被社会各界审视。尽管宗馥莉早些年已经进入娃哈哈集团任职,并很早就掌舵宏胜饮料集团——娃哈哈集团的代工厂,但碍于娃哈哈集团相对复杂的股权成分、宗氏父女在经营理念上的差异,以及外界对于娃哈哈品牌的殷切期待,其每一步改革动作,都被外界放在放大镜之下。

记者注意到,娃哈哈先后三次发布声明回应外部关注,分别为2024年7月份的宗馥莉重新履职声明、2024年9月份的“娃哈哈维权委员会”辟谣和“员工重签合同”争议、2025年2月份的“娃哈哈”系列商标转让事宜等。


直至当下,有关商标转让和转签劳动合同的争议仍在舆论场发酵。2025年2月12日,娃哈哈集团回应称,旗下387 件“娃哈哈”系列商标正在申请由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娃哈哈集团”)转让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娃哈哈食品公司”)。

虽同为“娃哈哈”,娃哈哈食品公司与娃哈哈集团的最终归属并不一致。公开信息显示,娃哈哈集团股权由宗馥莉、杭州国资以及娃哈哈集团职工持股委员会共同持有。而娃哈哈食品公司的股东则为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资有限公司(51%)、娃哈哈集团(39%)和浙江娃哈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0%)持有。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资有限公司则为宗馥莉100%持股。

该声明中提到,娃哈哈食品公司成立之初,娃哈哈集团曾以“娃哈哈”系列商标作为出资,注入食品公司,获得其39%股权,这一商标出资经过评估并获得当时主管部门的同意。随后因外资公司历史纠纷(即达能与娃哈哈之间的“达娃之争”)缘故,商标转让备案未完成。此举是为了提升集团合规化经营,依法履行出资义务。本次商标转让,未对集团公司经营和资产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尽管如此,外界依然仍有较大争议:过往坚决不向外资转让的商标所有权,为何当下可以转让给私人控制公司?


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中,凡是涉及到娃哈哈集团的种种变动,几乎都伴随着不同声量的争议。

2024年9月份传出的员工重签合同一事,直到现在还在发酵。根据媒体报道,有员工接到通知要求劳动合同从娃哈哈集团改签至宏胜饮料集团。此举或会影响娃哈哈集团原有的干股分红制度,进而波及员工固有收入。

娃哈哈集团并未对此事公开回应。但在1月底的新春团拜会上,娃哈哈集团释放员工薪酬的最新情况。根据“潮新闻”报道,2024年娃哈哈共给一线员工发薪24亿元,比2023年多发了4亿元。其中,生产端一线工人工资人均增长23%,营销端一线销售人员工资人均增长31%。两端的一线员工人数占到全集团总人数的93%。


此外,在宗馥莉掌舵娃哈哈集团之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出现更迭,包括潘家杰、吴建林、余强兵等多位集团“元老”退出,多位商业履历更为简单的“新面孔”进入公众视野。

品牌营销专家路胜贞认为,宗馥莉的改革集中在产权结构调整、股权集中、团队架构,以及经销商激励、渠道网络布局等方面。这些改革是基于产品结构老化、品牌年轻化不足、企业资本化不足的现实基础,希望通过一系列改革达到打破传统,创造性发展的目的。

“从目前看,主要控股方和关联利益方都采取支持态度,阻力主要来自企业自身的利益关联方和传统权益关联员工。”路胜贞说。

张毅也提到,宗馥莉改革涉及到组织年轻化及其他方面,势必会有很多阻力。这源于两个利益群体和具体方法的碰撞。这种改革非常有必要,但在策略上还可以有更成熟的优化空间。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8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3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