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美媒猛批:中國人想通了,如今美國人卻不懂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隨後是人工智能的出現。整體來看,美國人對AI充滿恐懼。去年,市場研究機構益普索(Ipsos)在32國展開調查:你對AI的未來感到興奮還是緊張?美國人是最緊張的群體之一;而最興奮的國家是:中國韓國印尼泰國。其實沒人真正知道AI未來如何,但這項調查反映出了多數人的情緒狀態。美國人曾是全球最年輕、最樂觀的群體,可現在不是了。




7月15日,江蘇鎮江,江蘇大學志願者帶著小朋友體驗“機器狗”的功能。 視覺中國


盡管美國的大科技公司仍充滿活力、人才濟濟,貌似可以穩保領先地位,但過去一年裡,中國阿裡巴巴、字節跳動、騰訊等公司推出的AI模型已幾乎趕上美國。DeepSeek甚至開發出成本遠低於美方產品的模型。在AI領域,美國仍領先,但中國勢頭強勁。

AI競賽或將成為決定未來數十年主導權的關鍵。“中美誰能贏得這場競賽,取決於誰的技術更廣泛被全球采用,”微軟總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5月8日在美國國會的一場聽證會上說,“中企和5G給我們的教訓是,誰先一步拿下市場,誰就很難被取代。”

美國仿佛失去了信仰,與未來脫節”

那麼,美國如何回應這場冷戰後的最大挑戰?是否大幅增加科研投入,為學校和大學注入資金以培養人才並激發創新呢?

答案恰恰相反。如今的美國領導人似乎不明白中國人深諳的道理:誰能充分挖掘人才優勢,誰就能主導未來。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家亞歷克斯·塔巴羅克(Alex Tabarrok)曾在博客中寫道:“面對DeepSeek時刻,美國的回應不是決心和競爭,而是焦慮與退卻。”


特朗普政府並未為大學增加科研經費,反而在削減支出;他沒有把國家科學基金會預算增至三倍,而是要砍掉。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稱,特朗普政府計劃削減三分之一的基礎科研預算。《自然》雜志對美國1600名科學家的調查顯示,已有三分之二的人考慮離開美國

文章接著寫道,面對蘇聯帶來的“斯普特尼克”威脅,美國的回應是開放和競爭;而面對中國挑戰,特朗普卻選擇築牆、設關稅、封閉自保。

正常國家會加強除中國之外的一切友誼,而美國卻在四面樹敵。正常國家會努力重建造船業,使其全球領先;美國卻靠保護主義維持。其邏輯似乎是:我們可以通過關閉國門來保護本國的平庸產業。這正是導致國家衰落的配方。


文章還寫道,問題不僅僅在於特朗普。中國幾十年來持續展現出智力與創新活力,而美國卻幾乎毫無建樹。美國這個國家有時顯得疲憊、僵化,仿佛失去了信仰,與未來脫節。

進步時代(指1890年至1917年),美國建立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和聯邦儲備委員會等新機構;新政時期(指1933年後的羅斯福新政),美國創造了一大批新機構;1949年前後,美國創立了北約和世界銀行的前身。

再看今天,美國在哪些新機構上有所作為?政府本身並非創新的擅長者,但過去一個世紀裡,公共資金一直是點燃創造力的必要燃料,在美國以色列中國都是如此。而在這方面,美國正在退步。

文章最後稱,中國主導地位並非不可避免,但最根本的較量是心理層面乃至精神層面的。

美國人是否還相信人的思維力量?是否願意投資擴充國家人才庫?目前看,並不願意。無論左右翼,美國人都過於關注風險、缺乏信念、對國家項目深感懷疑。一個擁有巨大優勢卻不再自信的國家,又該如何自處呢?”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5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12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