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他死於762年,他的朋友圈卻傳到了2025年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當遣唐使船遭遇海難的消息傳回大唐時,晁衡已遇難溺亡的傳言鬧得滿城風雨。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晁衡的好友李白就聽信了謠言,為之心痛不已,寫了一首《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李白悼念晁衡,除了悲傷,或許還有遺憾,他連晁衡的“最後一面”都沒見著。在晁衡出海之前,長安的友人們為他准備了盛大的送別儀式,王維、包佶、趙驊等文臣都以詩送行。包佶、趙驊是晁衡的同事,與他一起在秘書省工作。秘書省管理國家藏書,相當於國家圖書館,晁衡是這個部門的領導。只有李白早已下崗,離開京城,未能前來相送。

幸運的是,晁衡保住了性命,他的船迷失方向後,一路漂泊到了安南(今越南)。隨著遣唐使船傾覆,晁衡沒能如願回家鄉過退休生活,後來輾轉回到大唐,繼續用他在唐朝所學的知識為朝廷服務,直至72歲時病逝於長安。



李白入朝的處境,像進入了一座圍城:在野時,總想著幹一番事業,“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在朝時,卻總有抨擊權貴、同情民眾的心理。

傳統觀點認為,李白被迫離開長安,是因為他桀驁不馴,作詩諷刺楊貴妃、敢叫高力士脫靴,得罪了當朝權貴,惹唐玄宗不滿,才被趕出翰林院。事實上,李白的詩表明,他早已看透朝中的腐敗。他的《古風(其二十四)》,辛辣地揭露小人得勢的現實,“中貴多黃金,連雲開甲宅。路逢斗雞者,冠蓋何輝赫”。他的《戰城南》,批判天寶年間的窮兵黷武,“萬裡長征戰,三軍盡衰老”,“士卒塗草莽,將軍空爾為”。

因此,李白回歸隱逸,是必然的命運,他不適合那個昏暗的朝堂,他更應該和民間的小人物站在一起,其樂融融,舉杯放歌。




▲明·仇英《耕織圖冊》。圖源:網絡

李白酷愛飲酒,他曾為一名善於釀酒的老師傅紀叟寫了《哭宣城善釀紀叟》,飽含真摯動人的感情:


紀叟黃泉裡,還應釀老春。

夜台無李白,沽酒與何人?

李白說,老紀啊,你生前能為我釀出老春名酒,如今到黃泉之下,你若是重操舊業,釀了好酒,又要賣給誰呢?

有一次,李白外出寄宿於五松山一位姓荀的農家老婦家中,受到主人的熱情款待,也在這個偏僻的山村裡切身感受到農民的艱辛。他在《宿五松山下荀媼家》裡寫: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