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丁家喜律師:"我愛你們,但我不能放棄理想和信念"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那是浪漫的日子。丁家喜和她一起看《日瓦戈醫生》的小說,也去看改編的電影。記憶中,他還會聊文革帶給人的扭曲,談及產權私有制的必要性。這對中學時就開始迷戀羅素的自由思想、熟讀梁曉聲傷痕文學的羅勝春來說,很容易就激起了共鳴。在她記憶中,他和當時的許多大學生一樣,有一段時間還迷戀上了寫詩,在一個本子上寫滿了給她的情詩。


“當時他把所有錢都花在了買書上,只有兩套工作服。但他還是覺得自己特別富有,有時他也會送我玫瑰花。”一直到今天,羅勝春都記得這些往事。

在羅勝春看來,除了喜歡閱讀,丁家喜還是一個關懷他人、陽光樂觀的人,他總是笑眯眯的。只有一次,他的妹妹因為婚姻不幸而自殺,這讓丁家喜哭了好久,自責沒有好好關心妹妹。在羅勝春看來,他是那種把身邊人放在首位的人。工作後,他也總借錢給朋友,哪怕常常有借無還。


也許正是丁家喜的這份熱心讓他選擇轉行做了律師。研究生時,他就因厭倦專業課程產生了轉型的想法,並在業余時間考取律師資格。1995年研究生畢業後,他在北京中國航天科工三院三〇四所工作了一年多,隨後辭職,轉行做了律師。據羅勝春回憶,她一開始不理解為何喜歡文學的丁家喜會選擇做律師,但他告訴她,“我經過了兩年思考,發現只有律師這個職業可以替人說話,為受不公正對待的人說話。這是個可以改變社會的職業。”

對此,丁家喜的朋友呂先生也補充,丁家喜多年後向他透露,自己的興趣本來是做研究,但他覺得當年要在技術上取得突破沒有未來。因為體制內大部分人的心思不在做研究上,而是賺錢、往上爬。

2 商業律師再次轉型:投入新公民運動

與許多熱心公義的人權律師不同,轉行做律師後,丁家喜接觸的大多數是商業案子。

2017年,在接受《改變中國》網站主編曹雅學采訪時,丁家喜曾說,他在做律師助理時接觸過一些刑事案件,但當時因為法庭不采納辯護方提供的證據,感到傷心與失望,逐漸遠離刑辯領域,轉而專注他更擅長的技術領域——知識產權。


代理商業案子讓丁家喜得以接觸社會各界人士。羅勝春回憶,當時丁家喜經常去打高爾夫,去茶館,和不同人聊天。“大學教授、企業家、政府官員,各種各樣的人都有。”用丁家喜自己的話說,廣泛社交讓他有了“更寬的視野來看待社會”。另一方面,他也在工作中接觸到更多不公平的案例。“他當時幫很多企業家應對過政府不合理的規定,幫他們討回過錢。”羅勝春說。

這些都促使丁家喜思考社會不公背後的共性,以及如何從制度上去解決問題。為了將自己對社會問題的看法直接反映給相關部門,2002年,他加入了中國民主黨派民盟(“中國民主同盟”的簡稱)。在民盟期間,他曾寫過大量提案:在三聚氰胺事件爆發的三個月前,要求加強奶粉質量監管;要求精簡二手車的過戶手續;要求設立網站公開全國的執行案件。然而,如羅勝春所說,這些提案或石沉大海,或在他提議多年後才正式被納入政策執行。


屢屢沒有回音的提案讓他對加入民主黨派感到失望,也促使他另尋社會改革的出路。

真正讓他決心投身社會運動的是他於2011年2月份的一次赴美訪學。據羅勝春描述,當時他在做緬甸、伊朗等國家民主進程的比較研究,幾乎每天都在看文獻、上網查資料、思考研究問題。陪他一同訪學的女兒沙沙曾形容,“每天就看見老爸背著手在房間裡走來走去”。另一方面,當時正值國內“茉莉花運動”爆發之際,外面的資訊讓他第一次看到原來國內還有這麼多抗爭的人。這七個月的查閱信息、探索思考,解答了長久以來困擾丁家喜的問題,也仿佛點燃了他對社會運動的熱情。

“這些研究令他意識到文明(民主)發展的趨勢不可逆轉。(在那之後)他想要直接推動中國的民主進程,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他說只有這樣,老百姓才能說話。”羅勝春如此解釋那次訪學對他的影響。

2011年10月1日回國後,丁家喜開始了他的社會運動之路。經朋友搭線,他在當年的10月10日第一次與許志永見面,並於10月下旬參與了許志永與滕彪等人組織的憲法研討會。自那以後,他開始加入這個圈子,幫忙組織憲法研討會和公民聚餐,再到後來,他和許志永、趙常青等人推出要求205位部級以上官員財產公示的活動。從聯絡各地公民、訂場地、到整理通訊錄、印制公民文化衫,再到後來要求官員財產公示時,組織倡議書的簽名、發放傳單、張打橫幅,丁家喜幾乎事事親力親為。多年的律師事務所管理經驗,加上他的組織能力,令他很快成了聯絡組織的核心。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