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銀行業績,為何出現罕見一幕?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雖然近年來華夏銀行不良率呈現波動式下降趨勢,從2022年上半年末的1.79%‌下降到2025年一季度的1.61%,但其淨息差收窄幅度更甚,2022年上半年末該行淨息差尚能保持在2%以上,到2024年上半年降至1.61%,2025年一季度繼續下滑至1.57%,這直接導致“倒掛”的發生。


與之對應,華夏銀行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81.94億元,同比下降17.73%,實現歸母淨利潤50.63億元,同比下降14.04%,創下了該行近20年最差的一季度表現。

華夏銀行在今年2月召開的2025年工作會議上,提出全面開展專項行動,包括深化“息差提升1BP”、錨定市場份額提升至1%目標、每個分行至少解決1個老大難不良處置問題等。而今看,成效有待顯現。


規模相對更小的城農商行,面臨的壓力也更大,“倒掛”現象更為普遍。以蘭州銀行為例,其2025年一季度淨息差為1.46%,不良貸款率為1.81%,差值為-0.35%,屬於城農商行梯隊裡指標差值最大的。

2025年一季度,蘭州銀行實現營業收入20.37億元,同比增長3.26%;實現歸母淨利潤5.59億元,同比增長2.36%。雖然業績實現正向增長、1.81%的不良率較2024年末下降0.02%,但其仍是已披露一季報的上市城商行中不良率最高的銀行。

關於不良率的控制,蘭州銀行回復中國新聞周刊表示,近年來該行在不良資產分類新規從嚴要求背景下,從構建“現金清收+重組盤活+核銷處置+批量轉讓”存量不良化解模式、強化源頭管控、把好新增貸款質量關、完善風險治理架構、構建智能風控中樞等5個維度來提升信貸資產風險管控能力。



銀行轉型得提速了

而對銀行經營來說,淨息差與不良率的意義不止於此。二者的“倒掛”不僅意味著經營壓力的增大,更說明銀行賺錢更難了。


國信證券研報指出,銀行淨利潤增長乏力主要受到三個因素的影響:淨息差持續回落、部分領域風險暴露和生息資產規模下降。

其中,淨息差的持續下降是影響淨利潤增長的首要因素。事實上,息差壓力已經成為銀行業的持續挑戰。

根據安永報告數據,截至2024年末,58家A股和港股上市銀行的平均淨息差為1.52%,已連續5年下降。而從各家上市銀行近期召開的股東大會來看,銀行業淨息差進而盈利承壓的趨勢尚未有明顯觸底信號。


這種情況下,非息收入成為必爭之地。很多銀行通過提高中間業務收入占比、加大債券投資等轉型措施來對沖利差收窄的影響。

問題在於,轉型是充滿挑戰的,不同銀行的自身情況與能力半徑也不盡相同。對銀行來說,投資收益帶來業績增長的可持續性有待觀察。

仍以華夏銀行為例,2024年,得益於第四季度的“債牛”,華夏銀行實現投資淨收益157億元,相當於2020年的8倍。該行投資收益占營收比重高達16.16%,對比之下招商銀行僅為8.85%。

而隨著今年以來利率市場波動較大,近幾年加大對債市投入的華夏銀行受到了影響,今年一季度該行總投資收益轉為虧損超1.5億元。失去投資收益對業績的支撐,疊加利息淨收入持續下滑,造成了華夏銀行一季度淨利潤同比下滑14.04%的局面。

就在7月14日,央行金融市場司負責人提示:中小銀行債券投資需保持合理“度”,把握好收益與風險平衡,個別激進投資的金融機構需關注利率和信用風險。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0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