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特朗普: 中國強硬對抗特朗普,對歐洲也毫不退讓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通過經濟壓力和戰略反抗迫使特朗普政府達成貿易休戰,現在似乎正在對歐洲采取同樣的強硬手法。


中國已對歐洲的貿易限制措施進行反擊,指責其搞保護主義,中國還放慢了向歐盟出口關鍵礦產,並更緊密地擁抱俄羅斯,包括中國最高領導人在本周安排與歐盟領導人舉行峰會的幾天前承諾支持莫斯科。

這些做法是中國政府在貿易和地緣政治爭端中對歐盟采取的強硬姿態的一部分。中國想讓歐洲取消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的高額關稅,並避免采取進一步的貿易限制措施。歐盟領導人認為中國政府實質上在支持俄羅斯烏克蘭的戰爭,同時也擔心中國正在把價格被人為壓低的產品傾銷到歐洲,可能給當地產業造成損害。


中國政府已認識到自己擁有對抗外部壓力的籌碼。它通過展示全球工業如何依賴中國的關鍵礦產供應,頂住了特朗普政府的懲罰性貿易戰。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政府可能評估後認為自己處於更有利的地位,因為西方的團結正在瓦解,特朗普總統的“美國優先”外交政策正在削弱歐洲美國的歷史紐帶。

中國政府認為全球秩序正在不斷變化,”蘇黎世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高喜明(Simona Grano)說。“從中國的角度來看,美國是在勉強維持,它已卷入世界各地的多個沖突中,同時在國內面臨兩極分化問題。”

“在跨大西洋聯盟內部出現分裂或疲態跡象的時候,中國領導層看到了更多維護自身利益主張的空間,尤其是在貿易、技術以及國家安全方面,”高喜明說。

這個權衡在中國處理周四峰會談判的態度上已顯而易見,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以及其他歐盟高層領導人將出席峰會。舉行峰會是為了慶祝中國歐盟建立外交關系50周年,這種紀念日在正常情況下本會是中國政府展示其伙伴關系的機會。

然而,峰會的每個細節似乎都凸顯了中國對權力格局的看法。峰會將在北京舉行,盡管本次輪值主辦方本應是布魯塞爾。據歐盟的說法,此次峰會的會期只有一天,盡管早些時候計劃的是會晤兩天。外界對峰會取得具體成果的預期不高。

有27個成員國的歐盟陷入了兩難境地:它一方面想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美國正向歐盟施壓,要求其承諾對中國采取更強硬的立場),另一方面需要與中國保持穩定的關系。


但近年來,由於雙方之間巨大的貿易逆差(去年的逆差超過了3500億美元),加上中國政府與俄羅斯結盟,歐盟中國的關系已變得更具對抗性。

馮德萊恩本月在歐洲議會發表講話時指責中國“向全球市場大量投放廉價的、得到政府補貼的商品,以消滅競爭對手”,並指責中國歧視在華開展業務的歐洲企業。她還警告,中國在俄烏戰爭中支持俄羅斯的做法正在歐洲制造不穩定性。

她表示,計劃在北京的峰會上向中國官員提出這些擔憂。但若參照中國近期的強硬姿態,它不太可能在峰會上容忍這種批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反駁了馮德萊恩的說法,稱需要“再平衡”的是歐盟的“心態”,而不是中歐經貿關系。

今年早些時候,中國放緩了對歐洲的稀土礦產出口,這在歐洲各地的高科技企業中敲響了警鍾,並一度導致部分歐洲汽車零部件制造商的生產線暫時停工。本月,中國歐盟限制歐洲政府采購中國醫療器械的做法采取了反制措施,對歐洲的醫療設備實施了類似的采購限制。

盡管采取了對抗的態度,但中國政府承擔不起過度緊逼歐洲的後果。中國需要歐洲的市場來消化國內工廠生產的過剩的電動汽車、電池以及太陽能電池板等產品。國內激烈的價格戰壓低了利潤空間,甚至促使習近平本人以及其他領導人警告企業不要搞“無序低價競爭”。隨著特朗普政府試圖讓其他國家向中國關閉市場,歐洲的重要性有增無減。

歐洲仍是中國必不可少的經濟伙伴。但如果中國政府錯估形勢的話,可能面臨更嚴峻的孤立局面,”高喜明說。

中國在維持與俄羅斯的緊密關系方面仍持強硬立場——它將俄羅斯視為制衡西方的寶貴伙伴。歐洲長期抱怨,中國購買俄羅斯的石油,向俄羅斯提供軍民兩用技術,使得克裡姆林宮得以延長其烏克蘭戰爭。

中國聲稱在俄烏戰爭中保持中立,但西方對這種說法表示高度懷疑,部分原因是中國俄羅斯關系密切。習近平上周在北京會見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時,呼吁雙方“深入推進”伙伴關系,“維護好兩國”的“安全利益”。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9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