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這本書戳毛心窩 是壓垮劉少奇的最後一根稻草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很多的中國人都認為毛澤東下決心打倒劉少奇是從1966年的文革開始的。不過有旅法人文學者接受法媒專訪時指出,毛澤東的心機極深,早在1962年那次著名的“七千人大會”之後拿下劉少奇就已成定局,而在當時,劉少奇寫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這部書中的一些內容“戳了毛的心窩”,讓毛下定整劉的決心,反過來成為“壓垮劉少奇的那根稻草”。


2016年7月11日,趙越勝以法廣特約專欄作者的身份接受該媒體“文革五十周年”專欄的訪談。他對聽眾指出,文革毛澤東“處心積慮、孤注一擲”的行動。毛是一個“心機極深的權謀大師”,他報復心極重,而且他的性格是一旦動手從來是不達目的絕不收手,而他的這些人格心理特征在他整劉少奇的過程中得到了充分表現。

趙越勝認為,毛澤東在1959年讓劉少奇當中共國家主席,就是他“以退為進、老謀深算的設計”。他是借此機會暗中觀察劉到底是不是忠於他。1961年因為有幾千萬人被餓死了,劉少奇親自回鄉調查後,對毛搞的大躍進三面紅旗這一套得出了“三分天災、七分人禍”的結論。結果在1962年召開的俗稱“七千人大會”的中共中央工作擴大會議上,形成了一股指向毛的怨氣,毛被迫在這次大會上“作了幾句不關痛癢的檢討”。這時候,毛就已經認定劉和他“不是一條心”,拿下劉少奇已在毛的心中成了定局。


1967年劉少奇垮台已成定局後,毛在會見阿爾巴尼亞的巴盧庫時曾說:“62年七千人大會之後,我們就發現資產階級已經在黨內占了高位,要推翻我們了”,趙越勝分析稱,毛的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劉少奇一伙人要奪毛的權了”;而且江青文革中也幾次說,在七千人大會上毛受了氣,文化大革命就是要給毛出氣。

趙越勝還談到一個重要的“小插曲”——劉少奇在七千人大會後精心修改了他自己撰寫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並於8月1日全文刊登。這事雖小,卻是毛整劉時的一個關鍵。因為,在這篇文稿中劉少奇在一段話中其中說過,毛自以為是,毫不知恥地要求黨員去尊重他,擁護他……“他自滿,好為人師,好教訓別人、指揮別人,總想爬在別人頭上……”劉少奇還說,毛好名的孽根未除,他企圖把自己打扮成為“偉大人物”和“英雄”,甚至為了滿足他的這種欲望而不擇手段。


據趙越勝介紹,這段話最初是劉少奇在1938年的時候,為幫助毛澤東攻擊當時掌權的王明而寫的一個報告。但後來劉少奇把這段話一字不改地刊登出來,毛在這種情況下再來看這段話“可就句句戳心窩了”。而且當時劉的這本書廣泛發行,中共黨員幹部是“人手一冊”。那時候林彪還沒弄出毛的小紅書來,毛的著作也沒大規模發行過。因此毛後來在和熊向暉談話時曾忍不住大發牢騷,說“以前兩個主席都姓毛,現在一個姓毛,一個姓劉,過一段時間,兩個主席都姓劉”。可見,這本書已成了壓垮劉少奇的最後一根稻草。


1967年批評劉少奇的時候,毛澤東還特別在王力寫的批判劉少奇的“評論員文章”上,親筆加上一段話,專門批劉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是“欺人之談”等。



文革時期批斗大會上的劉少奇。(網絡圖片)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