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辅助生殖手术失败九次,而她只想要一个孩子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在一次次等待和失望后,李云身心疲惫。她曾想过换医院,但胚胎冻在医院,她不知道是否可以带走。


秦立知道,这不是妻子一个人的事情。他吃了一个月的药,治疗男性精子碎片率,但身体上的痛苦,主要是妻子在承受。他发现,过去他开车时,妻子在副驾驶有说有笑,李云喜欢唱歌、拍小视频。现在,她不再唱歌。

李云会去探察治疗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医院可能的过失,比如是否给病历,药物的选择等等。她将自己的疑问一条条写在纸上。翻看病历时,她指着一张检查单说,这张里的促甲状腺激素,别人高了就给开药,我的就没开药。


秦立提醒她,这些根本就不是关键问题。他查过所有药物对应的治疗目的。“刚好两个药物重叠了,你不能说人家没给你治。”

“你的意见也不一定对,毕竟你不是专家。”李云说。

秦立沉默了几秒,指着一张检查报告单说,我认为宫腔环境的问题没有排除。

说完,他继续整理妻子310页的病历单,按照页码排好顺序。“花了那么多钱,都变成纸回来了。”李云在一旁嘀咕。



厚厚的病历资料。

生育的权利与尊严

几次移植失败后,晚上睡不着觉,李云开始吃安眠药。她感觉自己陷在传统生育观念的沼泽里,无法解脱。


秦立回来开导她,不要想太多,身体健康最重要。这件对她来说极其隐私的事情,她只能跟丈夫诉说。极度无助时,她情绪崩溃大哭,忍不住抱怨:你是个男人,你什么都不懂。针都打在我身上,做手术的人都是我。

但秦立也有无处诉说的烦恼。刚开始的一年,他每次都陪妻子去医院,等她做完手术后接她回家。后来需要挣钱,他又去湖北打工,在工地上开大货车。从此,李云便习惯自己一个人去医院。

屡次失败后,丈夫逐渐接受了现实,他不再显露出特别的悲喜。李云把这种平静的情绪归结于,他做不到和她感同身受。


他能做的,就是带她去县城周边的山上或河边看看风景。她不愿坐车去更远的地方。因为之前的三年,她几乎每天都坐在丈夫的车上,和他一起去工地送货、干活。

那时她想,只要两个人心心相印,劲儿往一处用,总会过上好日子。

他们通常早上四五点起来,把铝合金等建筑材料装上货车,再拉到工地上。这份工作辛苦,也充满危险。夏天,她要在烈日底下干几个小时,有时热到中暑。有次不注意,手被钢管撞到骨折。她打着石膏,用另一只手继续工作。

刚开始,秦立借钱买了一辆柴油小货车。有次行驶在路上,车子突发故障,熄不了火,一直往前滑动。车尾冒出浓浓黑烟,发出粗粝的轰鸣声,秦立只能把车拐到路边,让李云跳下车,她吓得哭了。

后来他们挣了些钱,卖了小货车,换了一辆四米长的厢式货车。

丈夫有时心疼她,认为她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大专药学专业毕业后,她在郑州的药店工作了一年。父母希望她回老家,找一个离家近的婆家。结婚之前,她在镇上的小学当代课老师,同时教一年级的数学和三年级的英语,每月工资一千出头。

后来,遇到初中学历的丈夫,两人自由恋爱。秦立家里条件不好,父母都是农民。婚后,为了多挣钱,让生活更好,李云说,自己做出了“最利于家庭的选择”。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