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iphone: 活在信息時代,如何告別一台死去的iPhone?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當時的J708手機,圖源網絡


身邊和我年紀相仿的人,可能對電子產品有更多微妙的羈絆。有個好朋友在過去幾年裡連續丟了三個B&O音箱(他喜歡帶到外面放歌),他每次都要買回顏色款式一模一樣的同一個,連音箱名字都沒變過。我說你這樣不是分不清誰是誰了嗎,他說不是的,這樣他會感覺他從來都沒有丟過音箱。

在補完手機卡回公司的地鐵裡,攥著用現金買的地鐵卡的我,看到所有人都在盯著他們的屏幕:


界面有抖音、王者榮耀、小說、開心消消樂、小紅書、金鏟鏟、微信聊天……當智能手機客觀上承載了當代人的海量時間時,無論說它是人的延伸也罷,器官也罷,朋友也罷,它都已經牢不可分地嵌入了我們的生命裡。


就像腦、腸、胃、肝、腎、肺那樣,外置器官的健康與否、存活與否,自然也會影響一個人的生活質量,這個時代的手機可能並不適合再以媒介理論分析,而更應當以身體哲學去看待。

一個在乎身體健康的人,應該像控酒控煙那樣控制自己的信息流,像用劃船機練肌肉群那樣鍛煉自己在手機上閱讀長內容的能力,像拒絕大腦被植入芯片那樣拒絕莫名其妙的推薦,像眼睛調節瞳孔焦距那樣,去真正搜索點看到點什麼東西。別戒手機了,手機從來都忠誠於我們,是我們在虐待自己的手機。


Anyway,這就是那台死去的iPhone 15教會我的事情,寫下這篇文章,正是我向它告別的方式。

我衷心希望,人類天堂和電子天堂會是同一個,到時候我會和我的電子產品全家桶們在那裡愉快地重逢,寒暄,共度一個美妙的居家來世。直到後面那團纏成亂麻的有線耳機和一本帶著泡面味兒的閱讀器幽幽地說:就是你小子把我們給忘了對吧。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7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