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台灣"大罷免":"外省人"選民為何造反?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台灣台北市金山南路及永康街附近,車水馬龍,人聲雜沓,街燈映照著一間小面館的招牌,夾雜著“罷免立委”連署桌上紙張的沙沙聲與客人議論時事的聲響——這是老板娘王楚葳近幾個月的日常寫照。


剛結束忙碌的工作,今年58歲的王楚葳女士笑著向BBC中文解釋,她的這家店如何因緣際會成為“大罷免”簽名的連署站:“很多住在附近的人都來簽名,他們多半跟我一樣,是外省人。他們本來就不是民進黨的支持者,就不可能去民進黨議員那邊連署啦。來我這邊,剛好有個安徽大嬸陪著他們,他們比較自在啦。”她笑著說。

本周末,2025年7月26日,台灣將迎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規模罷免投票,決定24名國民黨立委與民眾黨新竹市長高虹安的政治命運。


簡單來說,這場“大罷免”運動,源於2024年總統與立法選舉後的“朝小野大”格局。民進黨的賴清德雖然贏得總統大位,但51席國民黨立委、與民眾黨及無黨籍立委聯手掌控立法院多數,除了否決大法官提名,並推動一連串《憲法法院程序法》、《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以及且擬將中國大陸籍配偶入籍台灣的年限縮短排入議案等等,開始點燃了反對者的怒火。

今年初,台灣公民團體發起“青鳥行動”,數萬民眾包圍立法願,抗議立委權力過度擴張,進而演變為席卷全島的“大罷免運動”。然而,反對罷免者則抨擊對方“輸不起”或進行仇恨動員。

在這場聲勢浩大,被台灣網民戲稱“總統級規模投票”的大戰中,最引政壇關注的現象之一,是像王楚葳這樣具有“外省人”(泛指1949年隨蔣介石中國大陸遷台的族群)背景,卻站出來支持罷免國民黨立委的行動,震驚了台灣社會。

當地輿論稱這些被視為傳統“藍營鐵票”的外省族群,不僅是在政治上“出櫃”,甚至是“造反”,挑戰了國民黨的傳統支持基礎,動搖了藍營在台灣北部“鐵票區”的穩固地位。




自小浸潤在外省家庭氛圍的王楚葳(左),她的小面館一度成爲台北罷免運動的連署點,吸引許多餐廳附近的外省鄰居前來參與,其中包括在南京出生、台灣知名報人卜大中(右)。

王楚葳向BBC中文解釋,這一年多來,立委的法案與作為,例如凍結國防預算、否決全部大法官提名等,讓她及軍公教背景的外省友人深感憤怒。她笑著告訴記者,當然也有客人來用餐時拍桌大罵,“還有藍營朋友說,這段日子我們先不要聯系妳”,但她觀察到更多連署的外省族群,跟她一樣多數來自深藍家庭。


王女士又透露,許多退伍老兵默默支持罷免:“有位老伯伯每次來都穿著軍服,臉色冷冷的,觀察我這家店很久,直到第二階段連署時才過來簽名。他跟我說:‘我們藍營自己的人,自己教訓。’”

有分析指出,這背後折射出台灣社會族群與認同問題的變遷。例如,在台北市一場罷免初期的集會中,出現“正藍軍”退伍老兵發言,中華民國國旗與“台灣獨立”旗幟並列於會場,引發台灣輿論熱議。

台灣網友慣用的社交平台Thread上,許多人驚呼:“連外省人都跑去罷免藍委,國民黨這次頭疼了!”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1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9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