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特朗普: 川普夸耀与日本的协议 诺奖得主:蠢爆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美国总统川普本周得意洋洋宣布,已和日本达成重大贸易协议,再次印证川普是深谙交易艺术的高手? 经济学者克鲁曼认为,这桩交易若以烂番茄评分只能拿零分,彰显实在很蠢的交易艺术。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25日撰文说,短短几个月,美国贸易障碍从平地变高楼,一反过去数十年来透过艰辛贸易协商好不容易达成的低关税,一下子拉高到斯姆特-霍利关税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的高水准。 许多企业原本认定,极高的关税只是暂时的,会随川普与世界各国敲定协议而回落。

然而,日本与川普政府达成协议后,仍面临15%的关税,较川普2.0政府上台前的平均1.6%大增。 媒体报道预期,欧盟也将与美国达成类似协议。 若是如此,看来美国对大多数进口课征15%税率将成为新常态,有些国家甚至面临更高的关税。


川普政府宣称,这些关税将由外国人埋单,但其实关税负担主要将落在美国企业肩上,那势必会导致成本锐增。 最近供应管理协会(ISM)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的调查显示,表示成本已上扬的受访者占比已升高。 6月ISM制造业价格支付指数已升至69.7.显示美国目前的成本通胀水平已跃上2022年夏季以来仅见的高点。

目前为止,关税成本尚未充分转嫁给消费者,主因是美企巴望关税会降下来,所以愿意先自行吸收。 但一旦企业明白,即使与日本欧盟等贸易伙伴敲定协议,关税却不降反增,这些成本势必得转嫁出去,届时美国消费者就得受苦了。

川普夸耀与日本的协议 却不知实在有够蠢

日本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制造商为何愁眉苦脸,甚至火冒三丈? 克鲁曼说,因为与川普祭出的其他关税合起来看,这项交易其实让众多美国制造商陷入更糟处境,比川普发动贸易战之前的情况还不如。

最明显的是汽车和零件产业。 川普之前基于所谓国家安全理由,对所有进口车课征25%关税,包括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

问题是: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汽车产品,通常美国制零件“含量”很高。 日本车通常美制含量并不高。 但今后,日本进口车只被课15%关税,比加、墨进口车的税率还要低。


尽管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产品有一部分可能豁免新关税,视美国附加价值的占比而定,所以情况较复杂。 但有一点可确定:在日本生产汽车,虽未给美国劳工带来就业机会,缴的关税却比较低; 在加、墨生产汽车,即使创造了一些美国就业机会,被课的关税却比较高。

不仅如此,川普还对进口钢铝重课50%的关税,而这些材料在汽车生产成本的占比都很吃重。 日本制造商却不必支付这些关税。

整体而言,美日贸易协议与川普其他关税实施后,可能使美国日本汽车制造商的竞争态势转而偏向对日本有利,或许其他产品也是如此。


这听起来似乎愚蠢得令人难以置信,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 路透

赶在期限前交差 类似蠢协议可能接踵而至

怎么会这样? 照理说,与重要贸易伙伴谈判,美方代表想必是一群经验丰富、技巧高超的谈判员,且有一群经济专家作后盾。 但实际情况却显得非常外行。 CNBC网站刊出的一张照片显示,川普桌上摆着一张纸板,上面写着这项协议中一项被大肆夸耀、却可能没什么意义的条件--日本同意投资美国4.000亿美元,但金额被川普用签字笔画掉,改成5.000亿美元,最后宣布时又变成5.500亿美元。 若将来川普用签字笔涂改天气预报,也别太讶异。

由此可知,川普2.0贸易谈判员或许对自己在干什么毫无头绪,也未察觉在急于敲定协议下,同意的关税条件竟会对美国制造业极其不利。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8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