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袈裟下的信仰:起底"佛门CEO"的商业帝国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千年古刹,佛门净地,却因方丈被带走调查,而卷入尘世纷争。


7月26日,有“天下第一名刹”之美誉的少林寺突传消息:方丈释永信被带走调查。据少林寺官方网站7月27日消息,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有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凤凰网《风暴眼》多次拨打少林寺相关公司工商电话,对方始终处于关机或无人接听的状态。此后,凤凰网《风暴眼》又拨打了郑州市佛教协会电话,显示正在通话中。


根据公开报道,释永信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在20天前,当时他出席了少林寺全体僧众会议。而释永信认证的新浪微博账号最新更新停留在7月24日,此后未有新的动态发布。

在执掌少林寺38年的时间里,这位身披袈裟的“CEO”,将少林寺从深山禅院打造成横跨文旅、影视、食品的“商业帝国”。如今,伴随释永信“被带走调查”的持续发酵,少林寺商业化发展迷雾重重。

01 从香火钱到资本局

1965年,安徽阜阳颍上县一个名叫刘应成的男孩呱呱坠地。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农家少年日后会成为名震天下的少林寺方丈。

时间来到80年代,神州大地正掀起一股气功与武术的热潮。1981年,年仅16岁的刘应成怀揣着对武术的向往,只身来到河南登封少林寺。当时的少林寺破败不堪:野草齐腰,山路难行,仅存一座斑驳的山门,寺内只有十余位年逾古稀的老僧,全然不见武侠小说中“天下武功出少林”的盛况。

在这片荒芜中,少年刘应成拜在少林寺第29代方丈行正长老门下,得法名“永信”。作为当时寺内最年轻的弟子,后来者都要尊称他一声“大师兄”。从19岁被推举进入少林寺民主管理委员会,到22岁接任管理委员会主任,释永信成为了少林寺的实际掌舵人。




(释永信)

1982年,电影《少林寺》以1毛钱票价创下1.6亿票房神话,让这座千年古刹第一次尝到“流量经济”的甜头。而释永信的登场,改写了少林寺的生存逻辑。

少林寺建立自己的产业之前,假冒的“少林武僧”和虚假的“少林产品”在全球泛滥。1994年,释永信率先以法律手段维权,起诉“少林寺牌火腿”侵权,成为中国宗教界名誉权诉讼第一案。这场胜诉让他意识到品牌保护的重要性,少林寺由此开始系统注册商标,捍卫“少林”IP。


1996年,释永信接触互联网后,迅速为少林寺注册域名并建立官网,成为最早拥抱数字化的宗教机构之一,而网站不仅发布寺庙动态,更公开《易筋经》、《洗髓经》等少林经典,以“武功秘籍”为噱头,迅速吸引全球武术爱好者关注。

1997年,释永信成立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这是中国佛教界的第一家公司。此后,少林寺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张,涉足文化、餐饮、药品、服饰等领域,并通过商标注册和海外扩张,逐步构建起一个横跨多产业的商业生态。

02 “和尚也要吃饭”

“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寺一直被誉为是“武术的起源地”。

释永信曾经说过,和尚也要吃饭,这是他力推少林寺商业化的初衷。在外界看来,释永信既是出家人,更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被外界视为像CEO一样经营着少林寺。如今,“少林”二字已成估值数十亿的文化IP,从游戏授权到联名月饼,商业触角无孔不入。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