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釋永信惹麻煩: 釋永信和他的江湖:絕對權威的當家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那人也把我當成了來學功夫的人,所以拉我去武校了。我哪裡有錢交學費?趁他不注意,趕緊溜掉了。”延波在山民的指點下,終於在山腳下找到少林寺的山門。徘徊之際,一位僧人發現了他,收了他當沙彌,帶他到少林寺後山達摩洞下面的二祖庵住下。


這位僧人叫永了,是釋永信的師弟。延波的命運由此轉折。

“那時,所有剛進寺的沙彌都會先到山上二祖庵住一段,熟悉環境,學習寺院的規矩和佛法。白天在山上種地,挑水,跟著幾位師父還有其他幾個人練功夫。”師父們教功夫嚴厲,偷懶或練得不好就要受罰,“趴在地上打屁股或者蹲馬步,有人蹲哭。”


在山上,種地、打掃、挑水都是練功和修行。“山上有酸甜苦辣四口井,都已經枯了,一些年紀大些的孩子綁著繩子下去,把淤泥清理幹淨,我們從山下一桶桶挑水上來,硬是把那四口井給挑滿。”

半年後,延波和師兄弟們下山住進少林寺

當初來到少林寺只為了金庸小說裡的“武術聖地”,延波並沒有想要出家。但進了寺門,就得遵守清規戒律,每日和僧眾們一起早晚上殿誦經,過堂食素。延波經歷過離家後的流浪,漸漸在這裡找到安心所在。兩年後,他決定正式受戒出家。

看著現在的武僧,延波不由得想起當年跟著永了練功的時光。37歲的永了,是少林寺“永”字輩年齡最小的僧人。他身形壯實,眉目冷淡,不怒自威,當年帶領武僧團時,他督導最為嚴厲。現在他早已不訓練武僧,而是掌管禪堂。



永了的禪堂


每年農歷十月初五,少林寺都要例行開啟禪堂,舉行打禪七的靜修。所謂打禪七,是禪宗裡密集修行的一種方式,僧人們集中在禪堂裡盤腿坐禪,以7天為一個周期,少則七個七,多則十二個七。

禪七期間,禪堂外和各條主要道路上都貼著紅底告示:禪七期間,輕聲緩步。各種進寺車輛,也要停在遠離禪堂的消防通道下面。外人不能進禪堂,僧人不准出禪堂,小病在禪堂裡面休息幾支香的工夫,大病則要由班首執事們在一塊商量了之後才能出去。所以,在禪七開始之前,僧人們都要到方丈這裡告一個生死假。

入禪堂要僧人自願報名,然後永了開會宣布規矩。一位新到的小僧人立在窗外聽:“不聽維那指揮,耽誤了公事,都要下重香板責罰,還有坐香時打呼嚕,連續提醒3次仍然不改,從禪座上拉下來下跪……”小僧人沒聽完就退到院子裡出了一口氣:“規矩好多啊,我是沒能力打禪七。”


宣布完規矩,報名的僧人可以有三天時間考慮自己是否可以忍受,覺得不行,還能退出。但只要進了禪堂,不坐滿49天誰都不能出來。進過禪堂打七的人,走出來的時候,都會收獲敬重的眼光。

禪堂極受釋永信重視。

相比起少林功夫,他現在更願意讓外界看到禪堂的情況。“出家不是為了安逸,而是為了尋找清淨和解脫,少林寺不是外界看到的就練幾套拳而已,我們寺院是要做修行和學習,每個人都要精進。”

2011年進禪堂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90名僧人。永了不僅負責這些人在禪七的督導,也要照顧好所有人的健康和安全。“禪堂是一間寺院的核心,沒有禪堂就稱不上寺院,只能叫廟宇。大家覺得我執法嚴格,所以方丈讓我掌管禪堂。其實這不只要嚴格,更是個細致活,呵護禪堂中的僧人,得像呵護嬰兒一樣。”

禪堂裡無小事,稍有不慎,就會出亂子。“僧人在禪堂不見天日,沒有白天黑夜的概念,盤腿打坐十幾個小時,要壓抑身體的不舒適,也要壓抑脾氣,讓自己安靜,心裡會異常敏感,監香從旁邊行走時帶了一點風,就會引發僧人的脾氣,甚至旁邊的人呼吸重了,也有的人會找麻煩,甚至有的人會突發瘋癲。”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7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